門源:創新電商發展模式 助力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近年來,門源縣藉助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將電子商務作為轉型升級、促進農村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推進電子商務暨電商扶貧各項工作,依託資源優勢,完善功能支撐,電子商務對傳統產業加速發展的“乘法效應”逐步顯現。

門源:創新電商發展模式 助力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加強組織領導,政策保障積極有力。縣鄉兩級成立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加強對全縣電子商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出臺了《門源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門源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明確提出了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形成了全縣上下齊抓電子商務的共識共動。健全扶持機制,從2016年起縣財政每年預算1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專項基金(暫定三年),對電商主體、物流體系、人才引進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資金補助。強化考核推進,縣委、縣政府將電子商務建設納入縣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考核導向作用,使各鄉鎮和相關部門更加重視電子商務發展,營造促進電商發展的良好環境。

門源:創新電商發展模式 助力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多向發力推進,支撐體系逐步完善。充分利用高原特色農產品資源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強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線上平臺與線下資源、商品交易與文化傳播的有效融合,各項工作取得了有效進展。建成面積1700平方米的門源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入駐電商企業18家,功能涵蓋電商企業孵化、縣域農特產品展銷、文化產品展示、旅遊資源共享、多層次電子商務培訓等。建成鄉村電商服務網點78個,其中貧困村建點40家,主要承擔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物流配送、信息諮詢等服務功能,均實現了網購、充值繳費、保險金融等一站式服務。新建縣級倉儲物流中心,在12個鄉鎮電商服務站設立了物流中轉站,且均已投入運營。全縣註冊商標數達330件,為蜂蜜、小菜籽油、花粉等3個系列的特色農產品完成質量追溯認證。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各種營銷活動,至9月底,完成電商交易額1669.82萬元。積極發揮對口援建作用,2017年落實山東援建資金160萬元,建成7個重點旅遊景區電商服務站,為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各鄉村電商服務購置了各類電商設備和物流車輛。2018年已落實山東援建資金240萬元,計劃落實中糧集團援建資金150萬元,建設電子商務線下體驗館一處。積極參與中糧集團2018年“10.17”國家扶貧日活動,篩選我縣3類7款產品亮相中糧集團扶貧產品展區,成功上架中糧集團我買網,並與中糧集團我買網簽訂了合作供貨協議,負責對我買網供應門源特色產品,通過合作進一步擴大門源產品的網銷渠道,讓門源特色扶貧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門源:創新電商發展模式 助力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助力脫貧攻堅,電商扶貧初顯成效。將電子商務進農村作為實施精準扶貧、促進群眾增收的創新舉措,加快搭建貧困村電商服務體系,在全縣40個貧困村建成運行電商服務網點。今年以來貧困村電商網點實現交易額594.75萬元,各電商服務網點通過貧困戶用工、分紅、代銷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共計1042人,人均增收874元。為進一步夯實電商扶貧的智力基礎,通過政企協作,針對貧困戶群眾開展多層次技能培訓,著力抓好智力提升,培訓貧困戶人口514人,培訓殘疾人75人。同時,引導鼓勵電商企業依託農牧產品資源優勢,積極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幫助農牧民貧困戶進行線上營銷。門源志遠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門源草原人農牧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企業採取資產收益分紅、土特產回收、貧困戶用工及戶培訓+代銷農畜產品等方式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中來,逐步形成了“電商平臺+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村(戶)+網店”的電商扶貧生態鏈,使電子商務觸角延伸至農村每個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