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到 願你正財、偏財,都財源滾滾~

財神爺舊時指掌管錢財的神。據瞭解,農曆七月二十二,是民間祭祀財神的節日,也就是俗稱的“財神節”。

財神到 願你正財、偏財,都財源滾滾~

民間通常掛燈籠放鞭炮以祈求來年豐收,在農村比較盛行。目前,中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七位,分別是:增福財神財帛星君李詭祖,端木賜(子貢: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晉商)、關公(關帝閣)、比干(文財神、冀商之祖)、趙公明。

財神到 願你正財、偏財,都財源滾滾~

財神是道教俗神,民間流傳著多種不同版本的說法,月財神趙公明被奉為正財神,李詭祖、比干、范蠡、劉海被奉為文財神,鍾馗和關公被奉為賜福鎮宅的武財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財神趙公明合稱為“春福”,日月二神過年時常貼在門上。

財神到 願你正財、偏財,都財源滾滾~

關於傳說大概有:

一、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拜。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二、李詭祖,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

三、"財神"何許人也?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

四、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五、財神是中國民間和中國唯一的自己的宗教道教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

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祭祀時,主人點燃香燭,眾人頂禮膜拜。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在全國各地,都有祭祀財神的蹤跡,財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便由此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