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国庆期间,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教授,以表彰两位科学家在免疫学领域的贡献。

之前果壳上一篇对此次诺奖的漫画文章火了

题目叫“如何关门放狗,咬死癌细胞!”

截图如下: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那么问题来了:

T细胞是干嘛的?

为什么身体里有一只被拴住的能杀死癌细胞的狗?

答案:

免疫系统自稳机制

当免疫细胞发育成熟进入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昼夜不息地巡视、守护我们的身体时,仍然难免会有擦枪走火、误伤“自己人”的情况发生。为了规范这支庞大军队的行动,免疫系统又专门配备了一类特殊兵种,用以调教某些脱离常轨或是“杀红了眼”的淋巴细胞。这一类被称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免疫细胞算得上是免疫部队中的宪兵,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在维持机体免疫系统平衡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旦Treg缺失或出现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系统形成的大军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T细胞

大军督察御史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T细胞是一个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何能让这个管事的

大军督察御史(T)

在癌细胞大战中起到正确的作用?

抛掉惯性思维 积极应战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通过救兵CTLA-4抗体和PD-1抗体

给T细胞成功洗脑

在免疫抑制剂的调教下

促使T细胞迷途知返并提高免疫系统的武力值。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CTLA-4是美国大叔的研究方向

PD-1是日本大叔的研究方向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和打破肿瘤的免疫抑制产生抗肿瘤作用。

PD-1+CTLA-4

抗体CP

就此诞生了

延伸阅读:

关于免疫系统,创业板上市公司舒泰神目前也有一个研发方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简单的理解是在没有外在病毒细菌的攻击情况下,免疫系统自身出现了应答紊乱的情况,而在诺奖的获奖名单中就可找到研发方向,诺贝尔奖曾16次颁发给免疫学家,可以分为11个大类:

1抗体

2疫苗

3过敏

4血型

5吞噬

6补体

7耐受

8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分子

9TOLL样受体

10树突细胞

11调节性T细胞

补体系统激活,就可导致某些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舒泰神沿着诺奖的指引,选择补体作为免疫系统疾病研发方向。

补体的发现与命名虽然距今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由于补体系统成分多样,结构复杂, 尤其是小分子化合物,给药物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 补体系统涉及的疾病多样, 患者个体差异较大, 在开发补体系统药物时也需要考虑特定的适应症和患病人群。

目前,舒泰神持股的IFRX研发的针对补体C5a的IFX-1已进入IIb临床,舒泰神的重大研发方向都源于诺奖的成果

苏肽生——上市后销售额超十亿

源自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198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因首先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并揭示出神经生长和演变规律而得奖。

小核酸RNAi药——目前正在准备申请临床

源自菲尔和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从诺贝尔奖的光环到平常人手中的药物,还需要许多付出

解读诺奖:从新发现到新应用


诺贝尔——让我们对新发现报以热情,对应用守以耐心及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