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在重慶,提到小面,就繞不開這家秦雲老太婆攤攤面。1994年,廖老太在九龍坡的建設廠家屬區設攤賣面,因品質出眾而頗受好評,食客們就自發給這碗小面取名老太婆攤攤面。2010年,廖老太兒子秦雲子承母業,將老太婆攤攤面不斷壯大,開放加盟之餘還招收學徒,多年來已培養千餘名小面徒弟,使老太婆攤攤面成為了重慶小面界的“黃埔軍校”。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這碗老太婆攤攤面以其麻辣鮮香的口味打動了很多食客。與重慶大多數麵館相同,它家也採用了十餘種調料製作底料,但用心程度要更甚一些,光是辣椒就要炒制兩個小時,而行業平均僅花費半小時左右。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剪成2釐米小段的辣椒在經過“一香二辣三提色”三個步驟後,最終成為了這碗小面的靈魂。出品後的攤攤麵湯液濃而不澥,麵條浸在紅色油光中,兩三顆青菜點綴,整碗麵既有著辣椒的香氣又夾雜著一絲麻醬味道。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攤攤面採用粗圓麵條,它吃起來比胖妹面莊的小面更加彈牙飽滿,麵條帶著底料入口,辣度、麻度均衡恰到,對不喜辣的食客非常友好。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牛肉是攤攤面的拿手好戲,它塊大量足,肉筋相間,燜制入味,軟爛的口感使它絲毫不費嚼勁。採用前腿肉製作的雜醬在出品方面也表現尚可,肉香十足,鮮鹹適口。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秦雲老太婆攤攤面在重慶分佈有近百家店,雖然舊址老店得以保留,但在重慶這樣一個山路逶迤的城市,並不建議食客為了一碗麵前往。

如今,攤攤面的全國總店開設在謝家灣的萬象城美食街中,它傳承了老店的味道,更易到達。這家店的招牌顯眼,商標之下還印上了“重慶小面50強第一名”的字樣,以凸顯其較高的業內地位。

店內裝潢是中式風格,牆上懸掛青花瓷碟、吊腳樓作為裝飾。桌椅板凳整潔乾淨,服務員熱情周到,動作麻利,在這一點上,攤攤面要領先其它店家不少。

老太婆社區擺攤賣面十餘年,竟成功登上《舌尖》,還開出百家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