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掃地僧”:坐擁杭州4套房甘當阿里勤雜工


天貓雙11一天天臨近,佟叔的活兒更雜了。59歲佟德明,8年前來到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幹起了雜活。8年來,物業公司換了3家,只有他原地不動,依然在打雜。

在阿里,無論高管還是普通員工,都喊他“佟叔”。大夥兒還知道,佟叔不差錢。他在杭州有4套房,包括一套正在精裝修的350平米江景排屋。至於銀行卡里有多少錢,工資漲沒漲,佟叔說他不看,不在乎。問他知不知道什麼叫“財務自由”。佟叔說,我知道,我就是。

理論上,佟叔的編制掛在物業公司,是外圍人員。實際上,他服務於濱江園區所有部門和幾萬員工,可謂“深度滲透”。佈置會議室、搬桌椅、打包、運貨,撿菸頭……主管隨時傳達各種業務需求,他得隨叫隨到。說起自己的工種,佟叔撓了撓頭,擠出一個詞——機動工,哪兒需要他,他就往哪兒填。他指了指樓下草坪,那幾十頭呆萌的奶牛雕塑,“它們就歸我管”。


機動工是好聽點,本質上還是打雜的。每天早上七點,佟叔就騎著電瓶車來到濱江園區。第一件事,趕在員工上班之前,整理好辦公室。從內心裡,佟叔佩服馬雲和他所創造的阿里。他在濱江一待就是8年,各種理由都是“愛”,當然也包括——“真的,我不差錢”。

每天晚上9點下班,阿里園區還燈火通明。“只要阿里不棄我,我絕不棄阿里。”佟叔說。60歲近在眼前,任誰也擋不住。別人盼著早點退休雲遊四海,他唯一的要求是,別讓我退休。

走在樓道里,時不時有人跟佟叔打招呼。作為一個東北人,佟叔實在太能嘮,而且記憶力超強。現在的佟叔,若不是那一身軍綠色工裝,恐怕會被錯當成業務線負責人。可以想象一個畫面:一個勤雜工,天天穿梭於工位、會議室乃至食堂、倉庫之間,各個角落裡的信息,不經意地都存進了他的腦子裡。知道名詞不算什麼,對於各項業務的“發展瓶頸”、“未來趨勢”,佟叔還能一套一套地跟你傾吐:“其一……其二……其三……”


他是真心喜歡這裡,和“有文化”、“文明程度高”的阿里年輕人在一起,看著他們努力拼搏、成長,他感到快樂。他也理解年輕人的辛苦,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時難免心疼。尤其是,天貓雙11又來了。

在阿里,510、618、年會、雙11……每次節日都是一場戰役。特別是全球狂歡的天貓雙11,幾萬人全員加班是常態。類似佟叔這樣的“外圍”人員,也不能鬆懈。最近幾天,佟叔和夥伴們忙於與供應商合作,為雙11活動搭蓋各種臨時場地,至於搬桌椅、掛條幅等細碎的小事,見縫插針地做。

佟叔還化身“管家”,保障加班員工的身心健康。休息室裡,搭帳篷、整床鋪;至於吃的喝的,早備滿了2個庫房,男孩愛的紅牛,女孩愛的養樂多,通通都有。打雜可粗可細,佟叔總能做到極致,靠的還是記憶力。他記得住每個接觸過的員工的“花名”、所做的業務,還記得住每種業務的不同工作習慣。作為兩三人小分隊的頭兒,他定了一堆規矩,比如,晚上九點下班前,記得把空調調高2度,把每層樓的能量補給站擺滿,酸奶、果汁放在最上頭。


他還搞起了“差異化管理”。比如,國際站的業務與國外有時差,員工們往往通宵幹活,在辦公室裡休息,搬動桌椅得找對時機……天天打雜,年復一年,佟叔卻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

每個週末休兩天,他反而不自在,總盼著週一早點上班。在佟叔眼裡,濱江早已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而從高管到普通員工,阿里也沒把他當外人。 “你知道雙11指揮中心裡有個大屏幕吧?以前,我總鑽到裡頭看。一般的正式員工還沒資格進呢。”佟叔說,在現場聽雙11倒計時,就像在鐘聲中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