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外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

一說到咱們中國文化那還真的不是一般悠久,不然怎麼會有人說有個上下幾千年呢?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曆史是相當的博大精深。要說歷史這條長河的發展,撇開小王朝不說,光是所經過的大一統朝代就有那麼十幾個,朝代的名字也換了不少。當然了,即便那時候有封建王朝,但是在外國人的口中我們的古代也並不叫做“中國”,那些外國人會根據我們的綜合國力而給我們不同的稱呼。

一老外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


就比如我們在唐朝的時候,那時候唐朝是相當繁榮的,許許多多的外國使團以及商會都會過來中國,而我們在禮節上也是不會虧待那些外國朋友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友好了。那時候外面來的使團和商會就會把我們稱作為“唐”,也就是唐朝的意思。但是等到了元朝的時候,一老外來中國旅遊,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他寫了遊記,在他的遊記中也記錄了我們國家的繁榮,但是名字卻不是“唐”了。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以這位遊者所記錄的名字來稱呼我們國家,那這個名字究竟是什麼呢?

一老外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


在這位遊者的記錄中,我們國家被稱作是“契丹”。而那位遊者其實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他就是“馬可波羅”。說到“馬可波羅”就不得不說他真的很優秀,他是一位非常具有能力的商人和旅行家,在他的著作“馬可波羅記”中,他把自己在旅行中的見聞全都寫了下來。也就是這部書,把那時候契丹描述的相對富饒,並且契丹的知名度是高於元朝的,也就是這樣“契丹”成為了那時候中國的稱呼。

一老外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契丹在元朝期間的存在感是非常強的,不然怎麼會在別人的書中風頭蓋過元朝呢?那這其實也說明了元朝在當時的統治權並不是很絕對的,不然就如同唐、漢兩朝, 讓別人稱呼中國為“唐”和“漢”,稱呼中國人就是“唐人”和“漢人”。

一老外給中國取了個名字,誤導世界幾百年,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


雖說到了現在,契丹族也已經隨著歷史的變遷消失在大眾的視野當中,但是其族人是還有留存下來的。直到19世紀,“中國”才變成了我們國家的代稱,可即便如此,世界上依舊還是有一些國家把我們稱作為“契丹”,這也可以理解為是馬可波羅所帶來的影響了。但很多中國人批評名字太片面,相對起來還是“華夏”更為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