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從《演員》漸紅後,週一圍逐漸陷入各種負面評價中。

其中最集中的攻擊,在於他在微博裡對妻子女兒的閉口不提,以及在一些訪談裡對展現出的大男子主義。

昨天#週一圍與女助理共用一根吸管#這段爆料視頻迅速登頂熱搜,圍觀群眾抱著“你看他果然是渣男”的心態,不少人更是直接蓋章週一圍出軌女助理。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我知道有不少讀者等著看我表態,因為我曾為週一圍搖旗吶喊。

所以這算是自己安利的演員,再渣也要力撐到底?

不妨來掰扯掰扯。

1 不討喜但真實


辯護的最主要理由,當然是因為他從未打造虛假人設。

從觀眾的角度看,他的演藝生涯有幾個節點:因《繡春刀》被關注,因《紅色》建立了觀眾基礎,於《演員的誕生》走紅,此後因對個人私生活的處理被女觀眾普遍diss……

可如果仔細看過他的各類訪談和文字,你會發現,某種程度上,他始終是個“狂妄”的人,走紅前如此,走紅後依舊。

他表現出的狀態是真實的,這哥們兒有多高深的藝術家造詣不好說,但卻始終都是這麼個藝術家的脾氣。

《繡春刀》上映時,他說這是終於有一個像電影的電影出來了——在他還是nobody的時候,他說話也不考慮其他電影創作者的感受。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他說選擇丁修這個角色是他偏愛這種在規矩之外的角色。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主持人問是不是這個角色很像他?他直接回答,不,我就是他。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他承認自己是一個對己對人都很嚴苛挑剔的傢伙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他從來都得意於自己的不合群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這樣的傢伙,可能真的挺招人煩,但起碼真實不偽飾。

讓我們正視一點:他從來也沒有販賣過與朱丹的恩愛生活。‌‌

他的感情生活之所以如此被大家關注,並不是因為賣恩愛人設,‌而僅僅因為他的另一半是被廣泛喜愛的女主持人,‌‌這一點與陳赫、文章之流,有本質區別。‌‌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一被觀眾diss,他就從善如流地微博上積極與妻子互動秀恩愛,才是真油膩吧。

單看這一點,這個梗著脖子非要與大眾對著幹的傢伙,我討厭不起來。

2 誰有權評判別人的感情?


這兩年,大眾看圖說話、空口鑑婊、上綱上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之前通過一張洪欣家的合影,咬定張丹楓與女助理有曖昧關係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然後因為共喝一碗胡辣湯,咬定秦俊傑與張雪迎有曖昧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按照這個邏輯,共用一根吸管的週一圍和女助理,那也一定是曖昧無疑……

我不是說,網友的懷疑沒有道理。這些懷疑當然有可能直指真相,但請注意,也只是有、可、能。

哪怕是很有可能,也不能一口咬定吧?

法律判一個人有罪尚需要完整的證據鏈並排除合理懷疑,怎麼大家鑑別他人感情,就可以看幾個片段然後蓋棺定論了?

不僅蓋棺定論,還非跑到當事人微博下或謾罵或勸離勸分。另一半出來澄清幾句“我們其實挺好的”,還要被認定是委曲求全、喪失自我。

你說是誰戲太多?

讀者都知道,在不違法不打造虛假人設的前提下,我從來不對演員的私德有太高要求。

請永遠記住,演員的第一課叫解放天性,演員的工作就是在鏡頭前或舞臺上表演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這樣的人群對男女之間的分寸感異於常人,我覺得太正常不過。

何況兩個人感情之間的分寸感,只有他們自己說了算。

要是我老公跟別人共用一根吸管,我開不開心?很大概率上不開心。

但我不會因自己的標準去judge別人的相處模式,更不會在人家老婆再三出來表示“我們挺好的”時死活不信,還要怒其不爭……

再退一萬步講,感情這種東西,大多數時候總有一方愛另一方更多。

哪怕週一圍就是愛朱丹沒有朱丹愛他多,所以咧?

為此離婚嗎?還是哭著喊著要求對方也得把愛調到同樣多?

就算一切如大眾所揣測,但一個女人願意接受這種付出多於索取的情感模式,我們哪怕不能理解,可不可以多一點尊重?

何況朱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她不過是在孩子0-3歲最需要母親的時候選擇多陪伴孩子,孩子大一些,她不是也逐漸迴歸了嗎?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世界不是隻有一種顏色,婚姻不是隻有一種模式,小陶紅和徐崢、佟麗婭和陳思誠,週一圍和朱丹,大概都與大眾期待的理想婚姻有點差距,可這不代表人家過得不好。

一段感情能維繫下去必定存在很大程度的你情我願。這種情願存在時,旁人說破嘴也沒用;這種情願破碎時,該離開的也不會多停留一秒。

你若曾經調停全解過別人的感情,自然會懂我在說什麼。

3 還值得繼續喜歡嗎?

但是確實,這一年多來,我對週一圍的欣賞,多少褪了點色。

一方面,他隱藏自己私生活的心我能理解,既如此,在訪談中對涉及私生活的問題完全閉嘴不提——就像他微博做的那樣——顯然是一種更妥當一點的策略。

我一直說,‌‌演員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保持自己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因為他的每一點靠近,也許都會影響觀眾進入他接下來將要塑造的角色。

正如我對翟天臨的不滿,從來不是因為他懟觀眾本身,而是因為他在一次次的回懟中,固化了自己的形象,破壞了自己的可能性。

而週一圍,他在微博裡做到了,在訪談裡沒有。

說老婆演的那些戲算不上真的戲這種話呢,符合他狂妄的性格,卻非常刺痛大眾神經,反而引起對自己私生活的揣測,殊為不智。

另一方面,在diss老婆演技的同時,他這兩年的作品也實在乏善可陳,表現很是一般。

《演員》爆火後,他有四部作品面世:《海上牧雲記》、《創業時代》、《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以及電影《我不是藥神》。

《海上牧雲記》他表現不錯,但劇從1/3處開始坍塌,品質一言難盡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客串幾分鐘,只能算不功不過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我不是藥神》最後一個鏡頭帥得很,但角色沒啥發揮餘地……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可怕的是《創業時代》,在大家眼中,他沒能在爛戲裡保持自己的水準,在AB的對照下,他並沒有賦予自己角色以合理性和可信度,這是劇本的缺陷,但他的演繹也難辭其咎。

對不起,我要為週一圍辯護

這等於說,他爆火後,至今並沒有奉獻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角色,能支撐起大家對他實力演員的期待。

雖然這些戲都開機於《演員》爆火之前,是他那時作為娛樂圈二三線演員時能拿到的很不錯的資源。

但沒辦法,《演員》相當於為他樹了一個“超強實力演員”的人設,而至今沒有像樣角色面世的現實,令這個人設岌岌可危。

雖然他主觀上未必想要這個人設。

但這就是紅的代價。

成名的好處顯而易見,‌‌你會站在更高的位置,得到更高的資源,對角色有更大的挑選權,‌‌你可以演到自己想演的角色,而不至於因為片方或資方對你名氣的質疑而喪失機會。

但走紅,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去審視你挑剔你‌‌‌‌指責你,‌‌你會喪失觀眾對你的神秘感、新鮮感和寬容‌‌感,你無法拒絕觀眾拿著放大鏡審視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更無法阻止觀眾對你演技和私德上的要求比未成名時更高。

但這就是紅的代價。‌

‌而當觀眾舉著放大鏡,挑出了你行為中的不端,‌‌和對你行為的疑慮,‌‌你不能說離我的生活遠一點,‌‌離我的作品近一點……

因為這就是紅的代價。

我對週一圍先生的路人好感,還能撐足兩部戲。

他接下來的作品是爆紅後接下的本子,他的表現與作品的質量,將完全主宰我對他的觀感。

如果投身商業以賺錢為目的徹底做一個明星,就別怪網友對你的私生活指手畫腳,因為這是明星的宿命。

換句話說,作為觀眾,我可以接受藝術家的脾氣,但也請你,有藝術家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