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進步的擔憂,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時代進步的擔憂,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昨天下午在京發佈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透露,我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手機擁有率正逐年提升,微信成為未成年人獲取新聞的第一渠道。

時代進步的擔憂,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在被調查的未成年人中,小學生“擁有自己手機”的比例達64.2%,初中生為71.3%,高中生為86.9%。

藍皮書指出,未成年人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和方式正在全面更新,微信超過電視成為未成年人第一新聞獲取渠道。他們熱衷在網絡平臺上完成作業,並藉助微信及QQ聊天讀新聞。

不僅在中國,全球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趨勢,也正是適應時代的進步。信息科技的不斷髮展,手機和網絡信息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獲取,一方面出於安全考慮,家長也希望可以通過手機和孩子保持聯繫。所以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在如今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同樣的擔憂也隨之浮出水面。

時代進步的擔憂,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

網絡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學習,網絡上的不安全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娛樂信息都可能引導尚未有判斷能力的孩子,用父母辛苦賺的錢給手機遊戲充值,給平臺主播打賞,這類事件層出不窮。所以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擔憂並不是空虛來風,在未成年人觸網呈低齡化狀態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監管網絡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