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作為曾經的“熱身賽之王”,國足現在似乎也不靈了。

平印度,平巴勒斯坦,和過去相比,似乎是一種黑色幽默。

多年來,對手在進步,國足在幹什麼?

還有一個多月,亞洲盃將在阿聯酋開賽。

老球迷一定還記得,上一次在阿聯酋舉辦的亞洲盃,是1996年。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當時那支一樣被罵的國足,後來被人們冠以“史上最強”的標籤。

今天,國足為了備戰亞洲盃,對手是印度、敘利亞、巴勒斯坦。

當年呢?對手的名單包括:英格蘭,荷蘭,烏拉圭,巴拉圭,韓國,新西蘭。

20多年過去,這些對手,幾乎都不和中國隊玩了。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1996年,國足在工體領教英格蘭隊的厲害之後,應邀前往蒂爾堡,與荷蘭隊進行熱身。

5月26日,甲A聯賽還在進行。5月27日下午,國家隊從北京出發。

經過18個小時旅程,國足抵達荷蘭。

在凌晨空無一人的街頭,國足進行了訓練。

那場比賽,國足0:2輸給荷蘭隊。

荷蘭隊主力悉數登場,包括博格坎普和溫特。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結果在意料之中,國足的表現卻並不難看。

讓國足上下感到新鮮的是,荷蘭隊使用了全新的陣型,3-4-3。

在歐洲,國足真正見了世面,見了最新的打法,按照領隊馬克堅的說法,“給我們一點啟示”。

與強隊過招,是前任主帥施拉普納的建議。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那時的國足,才真正嘗試與國際接軌。

當然,那一年國足熱身賽的成績也不好。

除了贏下新西蘭,平了烏拉圭,剩下的比賽都輸了。

包括1:3和2:3兩次輸給韓國隊。

國家隊總結說,國足“連續比賽”的能力不強。

20多年過去,這個問題似乎仍沒有解決。

到了臨近亞洲盃時,國足為了補充實力,招進了幾位新人。

其中就包括18歲的小將孫繼海。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今天,裡皮卻說,最終的名單中,會有調整。

分別是38歲的鄭智,和29歲的張琳芃。

沒有新意。

那年底在阿聯酋,中國隊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依靠敘利亞的不放水,僥倖進入八強。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然後遇到了自己的“1/4殺手”沙特隊,3:4被淘汰。

值得一提的一點是,當年國足參加亞洲的目標,是進入決賽。

20多年前國足備戰亞洲盃戰平烏拉圭,熱身對手的變化說明什麼?

現在去亞洲盃,卻幾乎看不到國足提出什麼明確的目標。

不知是對自己的定位更加科學了,還是在經年的失敗中失去魄力,反倒學會了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