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文 ✎ 楊凱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隨著四川證監局的處罰書公佈,宗申動力內幕交易案終於掀開蓋子。兩位涉案者,袁媛和唐安林,這下慘了:虧了65萬不說,還被罰50萬。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這堪稱史上最蠢內幕交易案。

01


內幕交易始末

宗申動力,即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宗申產業集團核心子公司。官網顯示,宗申動力在國內擁有大規模及品種齊全的專業化熱動力機械產品製造基地。

2017年,宗申動力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左宗申意圖通過收購重慶大江動力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的方式加強公司終端發動機業務。左宗申安排侄女婿何某洽談此事。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2017年8月3日,何某與大江動力負責人面談此事,達成合作意向,隨即擬定了“大江動力投資併購項目進度計劃”;2017年8月14日,雙方經第二次面談確定了交易細節;2017年8月23日,宗申動力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

交易案顯示,宗申動力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大江動力100%股權,交易標的資產估值10.98億元,佔宗申動力總資產的17.42%,構成了重大交易。

原本,這只是一起普通的上市公司收購案。

不過,負責人何某在宗申動力發佈重大事項停牌公告之前,也就是內幕交易信息確認的8月3日至8月23日之間,先後將內幕消息告知給妻子袁媛(即左宗申侄女)和朋友唐安林。行政處罰書顯示,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何某與妻子袁媛電話聯繫頻繁,並於8月16日與唐安林手機通話。

隨後,袁媛通過“袁媛”和“楊某玉”兩個證券賬戶分別累計轉入資金392萬元和198萬元用於宗申動力的股票交易,證監局認定其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宗申動力”存在明顯放量、停牌前突然集中買入、買入時間與內幕信息形成時間、關鍵節點基本一致等異常特徵,與內幕信息形成及公開過程高度吻合,交易行為存在明顯異常,且相關證據及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足以認定內幕交易案成立,對袁媛處以40萬元罰款。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唐安林通過其“唐安林”證券賬戶於2017年8月18日轉入資金150萬元,並大量買入“宗申動力”股票,證監局認定其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大量買入“宗申動力”股票,與其日常買入行為不符,交易行為明顯異常,相關證據及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足以認定內幕交易案成立,對唐安林處以10萬元罰款。

行政處罰書顯示,二人如對處罰決定不服,可按照規定在相應期限內提起復議與行政訴訟,不過複議與行政訴訟期間,上述決定不停止執行。

02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案”

有趣的是,涉案人袁媛和唐安林通過內幕交易案非但沒有盈利,反倒大幅虧損。二人原以為獲得內幕交易信息便可從中牟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自2017年8月22日該交易信息公佈後,宗申動力股價一路下跌,於12月15日覆盤後跌破之前交易預案中的6.64元/股的發行價,收盤價6.60元/股。

截止到發稿,“宗申動力”股價從重組停牌日的7.42元每股跌至5.17元每股,累計跌幅高達30.32%。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其中,袁媛證券賬戶在內部信息敏感期內合計買入宗申動力74.83萬股,成交金額約559萬元,內幕消息公開後,賣出部分股票,扣除佣金、印花稅,賬面和實際虧損約16.7萬元;“楊某玉”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累計買入66.78萬股,成交額約504萬元,截至2018年7月,賣出30萬股,交易金額約226.6萬元,扣除佣金、印花稅後,賬面和實際虧損合計約18萬元。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唐安林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買入約20萬股,買入金額約135.6萬元。2018年3月21日,“唐安林”賬戶賣出全部股票,扣除佣金和印花稅後,實際虧損約30.2萬元。

也就是說,袁媛在得到內幕消息後投入約1063.5萬元用於宗申動力的股票交易,賬面和實際虧損約35萬元;而唐安林則“更慘”,投入135.6萬元用於宗申動力的股票交易,虧損約30.2萬元,鉅虧22.27%。迎接他們的還有共計50萬元的罰款。

史上最蠢內幕交易:董事長侄女靠內幕炒股:虧35萬,吃40萬罰單

涉嫌“洩密”的何某理應被嚴懲,不過目前相關處罰決定尚未公示。

這場“玩弄”了三人的收購案進展並不順利,2018年1月22日晚間,宗申動力發佈公告對此前的交易預案進行了調整,支付方式從50%現金加50%股份增發改為100%現金支付;交易價格從10.98億元調整為9.5億元;同時,大江動力在3年承諾期內的承諾業績也較之前減少了2800萬元。不過,截止日前,耗時近15個月的收購案仍未能順利落地。

有網友將此戲稱為“史上最蠢內幕交易案”。袁媛和唐安林原以為提前得知這一“利好”消息可大賺一筆,然而非但交易始終未能落地,迎接他們的還有“宗申動力”股價的持續下跌。最終,二人不但賠了錢,還將面臨高額罰款,真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