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媒體和名人微博都在噴俞敏洪,但評論裡卻在支持他?你怎麼看?

胸毛大漢丶丶


很簡單,俞敏洪的言論觸碰到了那些人的敏感神經。

作為一個二婚失敗人的人來說,跳出去怒懟,其實已經對號入座了,這時候她應該沉默反思才對。我並沒有貶低多婚失敗者,但或多或少有她一部分的原因,而俞敏洪的一番言論,讓她這根繃緊了的神經一觸即發。

作為公眾媒體,也痛批俞敏洪,這點實在是看不懂,但仔細一看,要麼是斷章取義,要麼是移花接木,根本沒有準確的對待俞敏洪這一言論的核心。俞敏洪說的是,女性的價值取向,在很大層度上影響著男性的價值取向,在為人母以後,對子女的影響會更大。而媒體硬是把話題扯向男女平等上去,這難道不是誤導大家的理解,不去正面對待問題嗎?

再一個就是,可能公共媒體中,女性居多,可能為了維護女權,為女人辯護,所以發聲痛斥俞敏洪,當然這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最後,是什麼引導著女性的價值取向呢?當然是社會價值觀!但是如果承認了社會有問題,這和現代社會倡導的社會價值觀完全違背了,這不就打上層領導的臉嗎?所以作為公眾媒體,自然要極力維護顏面,但是針對俞敏洪的言論核心,只會讓他們越辯越無力,就找到言論漏洞(男女平等)來展開闡述。

但是,這就是社會現象,不可否認的事實,所以網友評論為啥一邊倒,這就是因為俞敏洪說的是真話,自然支持他的言論。

這原本是一次討論價值觀,糾正價值取向的好機會,硬是被公眾媒體帶偏話題,成為男女平等話題的紛爭。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激增了沒有必要的言論戰


浮塵一世寵


恕我直言,很多媒體們的言論才令人費解




奇驢打魚


因為最骯髒的兩圈,演藝圈和媒體圈。



QQ網友21422799


何止是媒體和微博名人,包括張雨綺等所謂的藝人們,都在懟俞洪敏。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俞洪敏說出了社會的根本性問題,同時,也觸及到了女權主義者們的神經,所謂女權主義者們認為,不能對女性有歧視,也不能觸動女性的一些根本問題,更不能侮辱女性。在她們看來,老俞的說法是錯誤的,是對女性不公平的,是歧視和侮辱女性的,導致老俞最終不得不站出來道歉。

老俞的觀點,女權們並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去承認現實,包括張雨綺等藝人紛紛站出來擠兌,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幾天有關杭州治理狗患時,張馨予、張茜、大S等藝人紛紛出來聲討,狗、女權等,在她們看來,都是敏感的,刺激了她們的神經,不願意了,要站出來說幾句。

仔細想想,這些三線藝人本身正了嗎?拿張雨綺來說,從前夫王安全的P C門事件,到要拿刀砍老公袁力元,最終離婚等家醜,再到張馨予自身大膽寫真,靠性感暴露上位,再到張茜與張衛健離婚等等,自己都一身毛病,或許,老俞說的就是這類女人,包括女星,點到她們的痛點了,才那麼急出來“洗白”。

確實,老俞作為公眾人物,說這樣的話,不合適,會傷了女權們的心,也碰觸到了她們的神經,但仔細想想,難道社會不是像他所說的那樣嗎?難道如今,整個社會不是充斥了那種唯金錢是論,崇尚物質、金錢的時代?這些女性嫁人不是為了金錢、收入高低而忽略良心嗎?難道女性的墮落,不影響整個中國的墮落?

老俞的觀點沒錯,錯在他是名人,說出來實情,也就是傳說中的“瞎說大實話”,他特殊的名人身份,說出來,即便是真理,但“影響太壞”“對女性的不公”,導致最終被噴和被懟,也是在所難免的了。如果是你我這些不知名的小人物,隨便說,也不會有人理事你、在乎你。但俞就不一樣了,他的身份、影響力放那兒。

不管他是否道歉,到這句話,必將記入史冊,也必將成為2018年最有影響力的一句話,歷史,將記住他這句話。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如果是所謂的精英,你就算心裡支持俞敏洪,你嘴巴上也不能說,你也要唱高調,喊口號。所謂的精英批評俞敏洪,然後再高喊“男女平等”,“不能歧視女性”,自然是政治正確,既能蹭熱度,別人又不好噴你,你還能裝好人,何樂而不為?

你如果老實巴交的想說點實話,哎呦,解釋起來好費勁,還很容易招黑。互聯網時代,大家都是掃一眼就噴,有幾個人會認真思考?何苦來哉呢?

至於我們老百姓,我們又無所謂,是什麼 就說什麼。

所以,造成的現象就是:各種所謂的精英都在噴俞敏洪,結果看看下面評論,全是支持俞敏洪的。我們的所謂的精英,並不虛偽,只是太精明瞭。


zynglxy


首先,那些無良媒體和娛樂圈就會禍害中國年輕人。第一,拜金主義,一面說著哪個明星出場高,一邊又大肆報道明星的新聞,給明星打廣告。第二,大肆播出一些真人秀,我真的覺得這個有什麼用,而且還總有一些娘炮,看著都噁心。第三,歪曲年輕人的價值觀,特別是女性,搞一個爛電視節目,請一群嘉賓,看到帥哥,女的就尖叫,真特麼沒素質,八輩子沒見過男的。第四,那些娛樂圈的娘炮,真他媽噁心,從韓國引進的垃圾文化,塗眼線,穿高跟,要多噁心有多噁心,還有哪些整容的女的,下巴尖的能把人戳死。第五,愚昧大眾,靠一些娛樂的節目,讓大部分年輕人覺得,我好滿足,白天上班,晚上看電視,真的有什麼用,不會去看看書,學學習,提升一下自己。


83402242


主流媒體都在斷章取意欲蓋彌彰!!!






元一aoe


說兩句,僅代表個人觀點。

一,說明那些所謂的媒體和名人微博要麼覺悟低,思維能力差。要麼社會價值觀不端正,善於小題大做、搬弄是非、斷章取義博取眼球,無視社會大眾的心聲,缺乏媒體和名人本該具備的社會責任感。

二,俞敏洪的其它言論我不清楚,但就那段話來說頂多也就算是用詞不當或表達方式欠妥,不存在歧視女性的意思,難道他說的不是當前社會的普遍現象嗎?沒問題嘛。就算學歷不高也能看出他的言論正是突出女性的重要性,是真正的尊重女性的意思。

最後,如果說俞敏洪是被別有用心的人黑了,也就無所謂了,而那些與之無冤無仇的媒體和名人微博跟著瞎起鬨,就是社會的悲哀了。

還是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再去“關心”別人的言論吧。



射聲校尉


不是我王婆賣瓜,自吹自擂,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三觀很正的人。接觸頭條大半年的時間裡,無論是連寫的二十多篇抨擊周立波文章,還是十幾篇力挺崔永元的,包括最近支持鄭成月的,都得到了眾多網友的熱烈呼應,也收穫了一萬多個粉絲,經常留言互動,其樂融融。

但我驚訝地發現,我昨天連寫的兩篇有關俞敏洪言論的文章,卻沒有得到朋友們的支持,甚至是明確反對。



顯而易見,朋友們並不認可我的回答,留言是這樣的:


而且我還注意到,各大媒體各個大V在批評俞大師言論的文章後面,都有很多強烈支持俞大師觀點的留言,這就不能不叫我思索:問題出在哪?

一言以蔽之:俞大師的觀點引起了很多深感挫敗的男人們的共鳴。

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男人普遍鴨梨山大,畢竟沒幾個人是王思聰,含著金鑰匙出生;也沒有幾個人有馬雲那樣的才能,自己闖出一片廣闊天地。絕大多數芸芸眾生,只能從事朝九晚五、按步就班的工作,掙著吃不飽、餓不死的微薄收入,在教育、醫療、房價三座大山壓力下負重前行。

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絕不坐在自行車後笑,雖不能說是所有女性的擇偶標準,但女性擇偶時確實把男生是否有高收入、是否有房有車擺到了日益重要的位置。

這一切,都叫一些男生深感壓力,當這個壓力任憑如何努力都無法克服時,就變成了壓抑甚至絕望。

於是,這部分群體開始抱怨整個女生這個群體了,覺得她們統統都是拜金的勢利眼。

而俞大師,只不過是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也許捅的用力過猛,或者不該在大庭廣眾之下捅,但確實捅到了這些男人的心裡了,他們感覺的是痛快!真特麼痛快!

我得不到你們,不是我不行,而是你們太勢利!

我得不到你們,我罵罵你還不行嗎?

而這樣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也不是我這個層次的人能開出藥方的。

這就是很多人支持俞大師觀點的原因吧?



誠邀!俞敏洪說了實話,卻得罪人。有網友表示,俞敏洪盡是老說大實話。也有人認為,俞敏洪老師這是直男邏輯,有點像是女人是禍水的升級版本。


實際上,俞敏洪描述的確實一部分的社會現象,比如結婚必須要房子、車子、要年薪多少,這是很多家長嫁女、女性嫁人的硬性標準。但是,是不是全中國女性都是這樣呢,這還值得商榷。


俞敏洪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對於女性墮落的言論,聽起來似乎並不妥當,然而其意思或多或少反映出當前社會的價值觀與人性變化。



這些年”極端女權”猖獗,推崇女人至上、女尊男卑。大量雞湯文喧囂網絡諸如“如何管住男人而做優雅的女人” “女人要學會不能虧待自己” “女人的一生跟多少個男人上床才不虧”等等渣文、渣言、渣語充滿熒屏。



於此同時,“小鮮肉”橫行,“娘化”現象嚴重,很多明星在審美、行為上愈發偏向女性,毫無男性立場,“不男不女”為美,令人擔憂。【鹿晗王俊凱蔡徐坤等持續走紅,說明這個社會病的不輕】,如今小鮮肉實在太瘋狂了,每天都有大量的媒體,與小鮮肉所在公司聯手炒作,炒紅了就能賺高額片酬,就會有天價廣告收入,一切都是為了錢。小女生喜歡小鮮肉情有可原,一些五六十歲的大媽,也瘋瘋癲癲追捧小鮮肉,心靈何其空虛與變態?



有人說,天價片酬是市場調節形成的,而我卻覺得,這是媒體導向使然,這也導致製片方無奈之舉。娛樂圈“娘化”現象背後有著巨大的推動力量,這股力量叫粉絲經濟,也叫女權文化。



小鮮肉們動輒幾千萬的片酬、數百萬的出場費,正是由媒體和大批粉絲的趨之若鶩,甚至於為之瘋狂的偽女權主義,所造成的國家的墮落。



嚴重一點說,現在娛樂至上的風氣正在敗壞整個社會。女性是一個國家整體素質的決定者,部分女人瘋狂的追星,導致了這種娘炮風氣的盛行,已經在嚴重影響著我們身邊的人乃至於下一代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放眼望去,盡皆“娘炮”。一旦戰火開啟,後果不用試就能想出情景來:“哎呀,討厭,攻下人家一座城市!害得人家好好傷心呦!我要你賠賠賠”。粉拳櫻桃口,秀牙桃花眼,輕捶郎君肩,細語輕唾罵。難道你們還要以身色誘敵國士兵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