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一場亞洲盃的熱身賽,也是裡皮卸任前最後一個主場比賽。面對亞洲魚腩巴勒斯坦,1:1的比分再次讓裡皮的隊伍處於輿論的漩渦。但凡國足的比賽過後,媒體的口誅筆伐早已成為慣例,留給國足能贏的對手不多了,留給媒體用來吐槽國足的詞彙也不多了。

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這場比賽,裡皮做出了變陣,343的陣型讓國足的短板暴露無遺。郜林在中鋒位置上的支點作用一點沒有,讓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前壓。吳曦、池忠國領銜的中場形同虛設,進攻上不去,防守回不來。沒有了中場的組織、串聯,進攻只能靠後場開大腳了,加上前鋒線沒有有效的支點,剩下的就只有各種失誤、無功而返了。

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沒有鄭智,國足的中場真的無人可用了嗎?此時,不由得我們想起了山東魯能的中場核心蒿俊閔。蒿俊閔可以勝任場上多個位置,最初是邊前衛出身,效力於德甲沙爾克04期間大部分出現在邊後衛的位置上。來到山東魯能這幾年一直踢的是組織型後腰,在蒙蒂略離開後,山東魯能的中場組織一直由蒿俊閔承擔。最近兩個賽季,蒿俊閔在馬加特和李霄鵬的戰術體系下,又承擔了防守任務。蒿俊閔的技術特點,腳下細膩,大局觀好,傳控球都非常出色。現在,蒿俊閔在防守、攔截上也同樣做的很出色。已經由原來的組織型後腰蛻變成攻防兼備的中場核心。

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放眼國內,鄭智年齡已經太大,年輕球員又不堪大用。要承擔起國足的中場組織任務,蒿俊閔是最佳人選。其實,在裡皮最初的戰術體系下,蒿俊閔是佔有重要位置的。世預賽時,因為蒿俊閔的一次失誤,送給敘利亞一個任意球機會,就是那個任意球徹底讓國足無緣世界盃。從那次之後,蒿俊閔便淡出了裡皮的視線。

除蒿俊閔外,其實還有一人可以承擔起國足的組織任務。那就是北京國安中場張稀哲。在裡皮的戰術思維裡,擁有傳統意大利足球的防守意識。所以像張稀哲這類防守能力薄弱的球員,一直無法受到裡皮的青睞。

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亞洲盃已迫在眉睫,裡皮嘗試的各種中場組合都達不到戰術要求,老爺子是不是可以考慮蒿俊閔、張稀哲呢。實在不行,就用鄭智,雖然鄭智的年齡大了,也好過現在的草臺班子。

後鄭智時代,國足中場形同虛設!裡皮真的無人可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