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齡大了,掙不到錢了,現在還能領取分紅,還是要感謝黨的政策好啊!”在太白縣王家堎鎮和平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大會上,領到1300元分紅資金的龍立忠老人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一年前,太白縣僅有4個集體經濟試點村,村集體積累幾乎為零。而現在,全縣4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全覆蓋,24個村已初見成效,共為群眾分紅90.2萬元。
是什麼促使村級集體經濟短期內實現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蛻變?去年以來,該縣通過實施思想破繭、頭雁引領、產業示範、雙加帶富黨建領航四大工程,有效破解不願發展、誰來發展、發展什麼、如何發展等瓶頸問題,助推全縣集體經濟駛入發展快車道。
思想破繭激活力
“1978年實行包產到戶,大家各奔各的生活,這樣挺好的嘛,現在為啥又要倒回去搞什麼集體經濟?”
面對諸多質疑和不解,該縣堅持破除幹部群眾思想桎梏,全面推進“思想破繭”行動。印發集體經濟宣傳資料5000餘份,利用電視、廣播、網站等平臺全方位宣傳,營造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濃厚氛圍。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組織縣鎮村相關負責人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黑龍江方正縣、江蘇蘇州市,省內榆林市、咸陽市、岐山縣等地學習取經、啟迪思路;邀請省市專家為縣鎮村三級幹部開展了“三變”改革專題培訓,進一步掃除認識障礙、打消思想顧慮。
思想破冰後的黨員幹部迅速投入深入發動群眾的攻堅戰中,群眾的態度逐漸由牴觸到接受再到贊成。思想認識的高度統一帶來了工作活力的全面迸發,在全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會議上,“將股份制融入集體經濟發展,努力實現群眾由單一依靠土地產出向流轉土地收租金、入股企社分利金、進園務工領薪金多元化增收轉變”的發展新理念應運而生。
頭雁引領勇爭先
一名黨員一面旗,頭雁引領雁高飛。在發展集體經濟中,太白縣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出樣子給群眾看,甩開膀子帶群眾幹”,催生了良好的“雁陣效應”。
該縣開展支部創新路,帶頭轉方式;書記創新績,帶領攻堅壘;黨員創新業,帶頭拔窮根“三創三帶”活動,助推黨建促脫貧工作,制定出臺村幹部抓黨建促脫貧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健全黨員“1+X”幫扶機制,253名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1778戶,建成黨建促脫貧產業示範基地34個、示範點27個。
黃柏塬鎮黃柏塬村黨支部書記和大學生村官採取“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的形式,合力組建股份制專業合作社,爭取資金60萬元,創辦電商平臺和產業園區,全年網上銷售蜂蜜1000餘斤,帶動24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得到廣大群眾認同。
產業示範強基礎
位於太白縣西南部的太白河鎮東青村,上世紀90年代因盛產黃金而富甲一方,但近幾年隨著黃金資源銳減、村上外出務工人口日益增多,村子逐漸淪為“空巢村”,集體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村黨支部書記薛小琴瞄準林麝養殖的商機,發動113戶農戶成立林麝養殖合作社,由村報賬員負責日常經營管理,通過收取合作公司代養費和出售林麝幼崽,年盈利36萬元,村集體收益近10萬元。
東青村的華麗轉身並非個例。近年來,該縣通過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構建起縣委黨建領航、部門扶持保障、各鎮推動落實、村黨支部具體實施的“四方聯動”工作格局,重點培育“優菜、擴莓、壯蜂、培藥”四大特色產業和設施種植、特色養殖、林木種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多元產業,實施產業項目129個,輻射帶動貧困戶1400餘戶,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雙加帶富拔窮根
支部帶好頭,群眾有奔頭。
距縣城不遠的咀頭鎮白雲村,交通便利、環境清幽,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但老百姓幾十年來卻一直守著聚寶盆討飯吃,農忙時節起早貪黑種植蔬菜、農閒外出打零工,一年辛苦到頭,腰包卻鼓不起來。今年村“兩委”換屆後,新當選的村黨總支書記齊永麗帶領班子成員,通過“支部+協會+農戶”的形式,組織群眾建起白雲驛農家樂產業園。今年6月開園後,全村累計接待遊客5120人次,實現收入20餘萬元,戶均增收4000元,村集體獲取收益近10萬元。
這是太白縣實施“黨支部+X+貧困戶”“雙加帶富”工程的縮影。該縣按照“支部牽頭、黨員帶頭、農戶入股、合作社運作”的思路,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群眾通過流轉土地、配套資金入股等方式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形成“抱團式”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閱讀更多 陝西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