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长三角 国家战略+科创板 上海向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出邀请

区块链+长三角 国家战略+科创板 上海向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出邀请

11月23日,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协以及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杨浦区科委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主办的“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揭牌仪式暨首届长三角区块链技术应用论坛”活动将在上海湾谷科技园召开。

在此之前,上海今年公布的一系列政策已经使上海乃至全国行业从业者意识到上海市对区块链行业的鼓励和支持。

今年9月6号上海市科委及杨浦区人民政府在“2018中国(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峰会暨2018中国(上海)大数据产业创新峰会”上首次宣布了上海市有关于区块链领域的五位一体战略,以及设立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以及区块链产业引导基金的相关计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宣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对上海区块链行业意味着更加深刻的使命。

区块链+长三角 国家战略+科创板 上海向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出邀请

长三角地区工业与贸易基础强,整体城市群发达程度较高,而其中上海更是我国国际化思维最领先的城市之一。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增速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平均线。在发达的实体经济与国际化思维的双重加持下,长三角地区是区块链行业在我国自然的发展土壤。11月23日的活动中,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的领导将圆桌讨论区块链技术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中实体经济的意义。

与此同时,在这次活动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有关领导也将分享科创板在未来如何给区块链科创企业带来新的资本市场路径。据悉,上海市区块链产业引导基金首期10亿人民币规模股权投资基金已启动,主打“区块链+科创板”的投资方向,投资能落地,能够给实体经济带来实效的区块链及区块链上下游企业。

区块链3.0,如何打造颠覆互联网时代的革新性技术?

区块链3.0时代,依旧难以逃脱“去中心化”伪命题的争论。在“去中心化”的炮火中,区块链技术不应抱有理想主义的态度,陷入到过度强调“特色”和“差异化”的“去中心化”泥潭里,而是应该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找到其合适的应用场景。

对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效用,一是“结果”的去中心化,以比特币为引领者的无发行主体的数字货币,不断重塑垄断大势下的金融市场体系;二是“过程”的去中心化,因分布式账本和计算的去中心化,使得所有的数据库公开、透明,建立起无欺骗的信用机制。

区块链+长三角 国家战略+科创板 上海向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出邀请

即使没有比特币和区块链,去中心化也是不可扭转的未来技术趋势和社会前景;在拥有了比特币以后,去中心化被镶进了“货币”的灵魂,于是区块链由一个技术系统转化成一种生态系统,未来我们将看到去中心化的通信、去中心化的支付、去中心化的社交等一个小的去中心化世界。

这原本是区块链异于这个时代的“普通技术”,并一度盖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特点,也是其被称为“颠覆互联网时代的革新性技术”的基本原因。只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似乎被过度强调了,无论是何应用场景,都将去中心化作为衡量落地的标准,忽略了很多应用需要中心化节点的加持,尤其是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中心化机构的监督十分必要。

因此区块链3.0技术,从智能合约为引导2.0治理结构中跳出,讲求社区的人为自治,让科技享有自主决策的能力。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强调有效和适度去中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