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出自論語陽貨,這句話是孔子所言,現在人為這句話爭論頗多,非五星級酒店不住的於老師講論語成名,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被她說成:女人的心理和小孩子一樣,讓男人無法捉摸,還真是有意思。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論語中小人一詞出現二十多次,大多與君子對舉出現,就是無德者,下賤勞動者的意思,女子指衛靈公的夫人南子,釣凱子達人,小人指好色的衛靈公,孔子說:與婦人和小人難以相處,親近吧,他們卻不屑一顧,遠離他們吧,又會被埋怨。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孔子三歲時,跟著寡母,生活艱難,他年輕時做過倉管一類的小官,周遊列國十四年,抱負始終無法實現,後來幹起了教育事業,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他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書中篇章之間沒有緊密聯繫,是大致歸類,類似於語錄名言。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論語就是記載孔子嘮叨的語錄,然後被心懷鬼胎的人歪解,其實抱著聽孔先生海侃的態度就對了,根本就沒啥深意,古人言語就像湖海源頭小溪,不能把後世信息爆炸的海洋全部歸功於小溪,小溪還有源頭,萬載雪山,巍巍珠峰,那是先民的智慧,孔子是人,操心妻子,忙於生計,醉心功業,哪裡是聖人了,都是封建王朝造的孽,硬把他捧上神壇,其實他更願意生前實現理想。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孔子沒有留下成系統的著作,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後人腦洞大開,凡是孔子的堅決正確,凡是與我有益的,就是聖人之言,孔子拿著禮儀綱常打天下,結果就是春秋大夢一場, 史學家司馬遷說的很公道,孔子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說他是牆頭草,勢利小人,孔子魯國不能回,齊國不要他,周遊列國,別的國家也知道他,沒人用他 。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子路是孔子好學生,被禮儀感化,跟隨孔先生學習,他比孔子小九歲,性情粗鄙,剛直好勇力,聞過則喜,他聽到老師教誨,必須趕緊踐行,怕時間長忘了,腦子可能是一根筋,還揍過孔老師,其他弟子,如宰我也刁難老師,子路也給老師臉色看,當然,孔老師身板和姚明一樣,弓馬嫻熟,一般人不是對手,他也經常責罵學生, 這是禮的終極奧義,人人生而平等,說明大家不是木頭應聲蟲,此乃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在,有教無類,學術氛圍濃厚也。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子路服侍孔老師,做駕駛員,警衛員,孔子去見衛靈公老婆南子,南子嘛,影視有記載,銀而美,名聲不咋地,子見南子,司馬遷史記中有載,頗堪尋味,孔老師阿諛奉承,媚態十足,沒骨氣,子路等老師出來,十分不悅,弄得孔老師好不尷尬,對天發誓,否認三連,如果我做了不正當的事,就讓老天唾棄我!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子路的做派,讓人想起黑旋風李逵來,李逵一見宋江忘義好色,當即就擼袖子唾罵,子路就是這樣的好兄弟,孔子的心情應該和宋江一樣,吹鬍子瞪眼沒辦法,魯國的公山不狃作亂造反,徵召孔子,孔老師此時已經五十歲矣,人生理想一直不得實現,他想借機在東方重建一個周王朝呢,孔老師可是魯國人吶,眼看老師走歪路,子路又不悅,堅決不讓孔子去。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又有趙簡子的家臣佛肸反叛,請孔老師來輔佐,孔子的大刀早就飢渴難耐了,迫不及待的要去,卻被子路這個二桿子堵在牆角,喝問:老師不是說別人做壞事,君子好人是不會參與的嗎,老師食言而肥也?孔老師真是要跪了,只要能實現理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黃土都埋在脖子啦,俺還是一事無成的喪家狗啊,我的好學生你聽我一言:潔白的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滴,就像成熟的葫蘆,不能懸在那兒不去利用,我就是那葫蘆,俺等的花都謝啦。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子路其實知道老師心思,只是不願意他自毀形象,葉公問子路,孔老師是何種人,子路不語,什麼也沒說,這就不合常理了,孔老師生氣道:爾何不對他說,俺學道不倦,發憤忘食呢?子路最後死於內亂,很不值得,卻符合他的性格,衛靈公死後,南子被殺,發生內亂,此時子路在做縣令,趕緊奔赴國都,結果寡不敵眾戰死,孔子聞訊哭天搶地,悲慟萬分,喊道:這是上天要亡我啊!可見子路這個李逵對孔老師是何等重要。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孔子曾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的評價如下: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若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真神人也。

大話春秋:李逵和孔子的相知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