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之王”拼多多,痛并快乐着

“山寨之王”拼多多,痛并快乐着

“80后”首富

小米花了5年时间消灭山寨,拼多多不到两年就让它们死灰复燃。

OPO手机、立日洗衣液、太白兔奶糖……一长串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拼多多的成名之路其实并不光彩。这些“奇葩”与山寨品牌最初亮相的时候,网友把它编成段子,彼时黄峥与拼多多尚未进入主流媒体视野,直到7月26日拼多多上市,人们才发现遗漏了“罪魁祸首”。

上市当天,游研社《色情页游孵化出了拼多多》一文深度挖掘了电商新贵的前世今生,内容直指其背后的上海寻梦信息公司靠研发各种打色情擦边球的页游起家,且拼多多平台上存在大量山寨游戏机、游戏手柄等侵权产品。虽然颇有一股“别人唱戏我拆台”的味道,奈何人家利益相关且说的有理有据,令人不自觉地信以为真。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群众的呼声也不能阻挡其上市的步伐。当天晚上,“三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如愿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9美元,市值达到240亿美元,38岁的黄峥由此一夜爆红,成了“80后”的新一代首富。

在许多人看来,黄峥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他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熟知,像是个幸运的普通人抽中大奖,随后就有一笔横财从天而降。可今天也不是满地黄金的年代,能接到丁磊的请教电话,被段永平提携参加巴菲特慈善午餐,大佬身边沉默的年轻人,都不是泛泛之辈。

“山寨之王”拼多多,痛并快乐着

抄淘宝后路

2007年,黄峥从Google离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先后创办了手机电商、电商代运营和游戏公司。2015年4月,拼好货上线,开创了社交电商新模式。同年9月,游戏公司内部孵化拼多多。仅一年的时间,拼多多用户数、订单数就赶上了唯品会。

2016年9月,拼多多、拼好货宣布合并,黄峥出任董事长。

两年零三个月,拼多多完成了京东十年磨砺才突破的1000亿GMV,在以规模取胜的电商逻辑中,1000亿GMV是一个坎儿,是衡量电商平台量能的“分水岭”,京东完成了这一目标才有勇气上市,拼多多不管是订单量、渗透率还是用户使用时长都更胜一筹,因此被称为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电商。

除了机遇令人羡慕,黄峥一手好牌也打得纹丝不乱。

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黄峥提出要做电商版的Facebook。在他看来,淘宝与京东等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类似于Google,属于“人找货”;而拼多多更依赖于人的场景,把不同的人在相同场景下的相同需求汇聚起来,实现“货找人”。在此基础上,电商从传统的“物以类聚”,进入到“人以群分”的时代。

有人说,拼多多抄了淘宝的后路。黄峥对此深以为然,他承认,拼多多的用户就是淘宝的用户,“其实因为淘宝太厉害了,几乎占了中国所有的用户,所以说我们所有的用户肯定都是淘宝用户,就像是所有的微信用户都是QQ用户。”

如今,同一批用户使用进入的平台上,遇到的问题却如出一辙。

“山寨之王”拼多多,痛并快乐着

假货与麻烦

假货,困扰了淘宝十几年,且至今也没能解决。混乱的局面下,黄峥一句“山寨不算假货”,更是将拼多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拼多多俨然成了众矢之的,先是被全国“扫黄打非”办点名批评,随后又有“维权”商家在拼多多上海总部进行维权。面对媒体,黄峥毫不掩饰自己的紧张,“所以,我也不知道在这样的场合是不是会讲错话。”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尽管拼多多承诺对违规商家严厉处罚:假一赔十、劣一赔三、延迟发货3元/单、虚假发货5元至40元/单。可类似的投诉却依然有增无减。正如黄峥所说:“假货是一个很深的链路的问题,比如一个商家生产假面膜成本只要5块钱,他在网上卖100多元,如果卖出了1万多单,只有5个买家来投诉,即使是买一罚十了,他还是有巨大的盈利空间。”

重罚之下,新问题也随之产生,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拼多多利用商家罚金牟利。

“假设你想利用沉淀资金赚到1亿元的利息,最起码要存在100亿罚款才行。”指责与谩骂声中,黄峥的解释显得有些苍白。

每当互联网有新物种诞生,外界通常就只有两种态度,要么不屑,要么不懂。曾经的小米与如今的拼多多均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相比于前者,拼多多缺了一声道歉,一个机会和一次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