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前段時間,武漢的陸先生教育孩子的事情被傳到網上後,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事件經過是這樣的:孩子放學回來,在電梯裡淘氣,將一至頂層的電梯按鍵全部按亮,這一做法被同行的大人看到,狠狠批評了一頓,孩子覺得很委屈,回家時哭紅了眼。

陸先生得知後,既沒有推卸孩子的錯,也沒有暴跳如雷狠揍兒子一頓,而是溫和地告訴兒子,他的行為是不對的,並幫他分析後果,認識自己的錯誤。

最後,陸先生與兒子一起寫下檢討書,共同貼到電梯裡,對此他的解釋是:自己作為父親,沒有監督好孩子也是有責任的。

有這樣的父親,我相信兒子長大後也不會差。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那麼反過來,修好自身者必能治好其家,治好其家者又何愁前路?

小孩都是看著大人說話、學著大人的樣子長大的,你的好,你的壞,他都學得到。

我現在也是一名母親,有時候會和別人交流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看到一些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養,不免會感到深深的焦慮,如果孩子人格修養有問題,那成績再好,拿到再高的分數,又能如何?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總統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散步,路上遇到一個衣衫破爛的乞丐向總統鞠躬,總統馬上還禮,並且彎腰更深。

孩子很不解,問總統:“你是總統啊,怎麼能向乞丐鞠躬呢?”

總統和藹地對孩子說:“我絕不允許一個乞丐比總統更有禮貌,別人尊重你,不是因為你優秀,而是因為別人更優秀。”

這個故事非常打動我,在社會上,真正讓人尊敬的人,不是他有著多高貴的身份,有多龐大的財富,也不是有多淵博的知識,而是那一份從骨子裡透出的教養,就算低到塵埃裡,也能發出耀眼的光芒。

暴雨天,一對過路的父子發現了路上塌陷的井蓋,父親並沒有牽著兒子自顧自離去,而是讓孩子等在路邊,自己則站在沒過膝蓋的水中,提醒路人繞行。因為他的這一善舉,讓很多人避免了受傷。

在石家莊的一條街道上,一位年輕媽媽正牽著女兒過馬路,看到有車輛駛來,停住腳步打算返回,可是車輛卻在斑馬線前停住了,等待她們先過去。

可愛的小女孩在媽媽的指引下,對著司機鞠了一躬,然後迅速跑開。

在孩子眼中,這樣的父母親無疑是偉大的,他們一定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成長為有教養的人。

福樓拜有句名言:一位真正的貴族不在他生來就是個貴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著貴族的風采和尊嚴。而每一個有教養的人,都是貴族!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爸爸去哪兒》裡我們都喜歡小小春,喜歡康康,喜歡多多,不是因為他們軟萌可愛,也不是因為他們是所謂的“星二代”,而是因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良好修養。

陳小春是出了名的暴脾氣,但是卻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養。父子倆一起完成任務時,借宿在一位老爺爺家,爺爺聽說他們沒錢買菜,主動拿錢給jasper。陳小春立即告訴兒子不能要這錢,並且叮囑兒子一定要雙手還回去。

不要小看了雙手還錢這個小動作,它實實在在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道德,體現了一個家庭的家風。

除此之外,陳小春還教育兒子對待別人的幫助應致以感謝,握手時要尊重地看著對方,見到別人要問好……

還有一處細節,讓我特別讚歎。陳小春告訴兒子,不要在說中文的人面前說英語,哪怕你的英語很好,入鄉隨俗也是一種修養。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孩子就是你的鏡子,他會不加修飾地映出家長的道德修養。

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句話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先天遺傳,就是我們所說的血統,二是後天環境影響,比如生活環境。

但是相較先天傳承而言,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比如一個人是否和善有禮,行事是否光明磊落,將會直接體現在他的孩子身上,因果循環,分毫不差。

曾氏家族是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幾代人裡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這和曾國潘治家的智慧密不可分。他留下16字的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粗略說來,便是要求家人勤儉持家,勤於治學,重視家教。

他非常注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節儉,在吃飯時遇到飯裡有穀粒,他從來不把穀粒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穀粒剝開,把谷裡的飯吃了,再把穀殼吐掉。

再如要求孩子們勤奮學習,自己首先以身作則,就算政務繁忙,但凡有一點點時間,他都是用來讀書學習,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榜樣。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在曾家卻是個例外,曾氏家族代有英才層出不窮,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銓、曾昭掄、曾憲植等一代代傑出人物。

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實際上,大人的一言一行,他們全都看在眼裡。正如盧梭在他的《愛彌兒》中寫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我有一個做幼師的朋友,她說在她教過的所有學生中,一個小姑娘對她的震撼最大。

因為這個小姑娘是班上唯一一個會為後面的人扶門的孩子。

最開始我那位朋友也沒在意,以為是巧合,但是漸漸她發現,只要小姑娘進出門時,看到後面有人,都會靜靜地撐著門,等身後的人安全進出之後才放手。

朋友覺得挺好奇的,就問小姑娘從哪裡學來的。

小姑娘回答說是爸爸,因為她也正是一次次看到爸爸做這個動作才學會的。爸爸說,這樣後面的人就不會被撞傷了,可愛的小姑娘從此就在心裡默默記下了。

朋友說,這位家長的形象陡然在她心中高大起來。

你有扶門的習慣嗎?記得教給孩子


看吧,好的教養總會開出美麗的花兒。

我們愛孩子,都想給他最好的生活,但請永遠記住,所有的物質都比不上給他良好的教養,教他愛,教他善良,教他禮貌,教他感恩……你所播下的教養,總有一天,世界都會還給你。

父母愛孩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以後的道路。你覺得呢?

親寶寶APP:一款家人共同記錄、分享寶寶成長的手機APP,支持照片、視頻、音頻,滿足你記錄寶寶的家人專屬空間,精選權威觀點結合寶媽妙招,呵護寶寶每一天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