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在的“割韭菜”:只顧自己撈得歡 哪管企業生與死

最實在的“割韭菜”:只顧自己撈得歡 哪管企業生與死

10個交易日股價跌去30%,前期漲幅全部吞噬,披著被借殼“羊皮”硬生生割了一波韭菜。

10月21日,天業通聯(002459)股價最低跌至10.61元,創2014年6月以來新低,截止收盤,股價報10.86元,跌幅5.4%。

問理財注意到,自11月8日以來,10個交易日裡天業通聯股價已跌去32%,相比其他地雷跌幅顯然不多,但回過頭來看,卻是一場暴力“割韭菜”戲碼。

7月19日,天業通聯宣佈停牌,隨後公司稱,擬向華建興業出售天業通聯的全部資產及負債,本次對價以現金方式進行支付;同時,發行股份購買晶澳太陽能晶澳太陽能100%股權。

最實在的“割韭菜”:只顧自己撈得歡 哪管企業生與死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並構成重組上市。據悉,晶澳太陽能是全球最大的高性能光伏產品製造商之一,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10%。若此借殼成功,晶澳太陽能有望成為今年首例中概股迴歸案例。

三個多月後,天業通聯宣佈復牌,稱目前交易雙方繼續推進合作,交易雙方就交易作價等核心條款尚未達成,復牌後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儘管如此,帶著即將被光伏產業龍頭企業借殼的消息,天業通聯11月2日復牌後,股價連續走出3個一字板漲停;然而,在了第四個漲停板上炸了!11月8日,其股價以漲停價開盤後一根直線砸到了跌停板上,至收盤未能打開,當日成交6.95億元。

11月3日,天業通聯繼續跌停,截止目前累計10個交易日其股價已跌去32%,不但吞噬了前期漲幅,更是將追漲的投資者割了“韭菜”。

最實在的“割韭菜”:只顧自己撈得歡 哪管企業生與死

事實上,天業通聯之所以出售全部資產及負債以及置入新的資產,主要因公司主營業務已連續7年虧損。

財報顯示,天業通聯在2011年-2017年扣非淨利潤分別為-564萬元、-3.25億元、-4.28億元、-5944萬元、-3.12億元、-1055萬元、-825萬元。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扣非淨利潤仍未負為-78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業通聯於2010年8月份上市,這也意味著,其僅上市首年盈利,隨後便陷入了主營業務持續虧損的泥潭中;而靠著營業外收入在A股市場掙扎8年後,終於迎來了借殼。

與此同時,受業績拖累,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累計分紅1次,累計分紅金額為0.68億元。不過,要業績沒業績,股價更是早已跌破發行價的天業通聯,公司股東卻賺的缽滿盆滿。

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高管減持天業通聯累計套現金額約3.34億元,若算上各大股東的減持,合計套現金額已超過13.30億元。

其中,天業通聯原控股股東之一朱新生,套現金額超2.09億元;現實控人何志平旗下的華建興業在2013年,以6.06元/股的成本買入了上市公司股份,目前已成功套現5.3億元,減持均價16.88元/股。

“只顧自己撈得歡,哪管企業生與死”或是這家企業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