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之用,和為貴

早在24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提出“禮之用,和為貴”。和平的願望紮根於中國人心中,融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近代中國遭遇了一個多世紀的動盪和戰火,人民經歷了深重苦難。中國人民熱愛並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中國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中國成長將壯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力量。

——2015年11月6日,習近平在越南國會的演講《共同譜寫中越友好新篇章》

【出處】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學而第一》。

原文: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釋義】

有子說:“禮最重要的作用就在於和諧相安,這是先王治國最完美的方法。”


【啟悟】

傳承久遠、歷久彌新的“和合”思想,不僅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價值取向,其體現出的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和合”觀為當今人類文明交流互鑑、共同進步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寧貢獻了中國智慧。

“禮之用,和為貴”,當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和平是人民的永恆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什麼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