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一小長假:如何平衡學習和假期?

中秋+十一小長假:如何平衡學習和假期?

9月剛剛開學2周,馬上迎來中秋假期和十一小長假,十一假期過後大部分學校都要期中考試了。可是很多同學還沒適應學習的節奏,尤其是高一新生,從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還沒能成功轉變,假期再一次打亂了節奏。

中秋+十一小長假:如何平衡學習和假期?

本來就無法專心學習的同學又一次亂了陣腳。假期不學習的藉口永遠是“勞逸結合”,結果假期結束上課的時候常常懷疑自己上沒上過課……

這樣的經歷誰都有,也不用為此煩心,今天就給無法平衡學習和假期的同學和家長們支幾招!

完成課業任務再出門

假期裡大部分家長都會帶孩子旅遊、聚會,這樣的時間就會與學習時間產生衝突。往往出門回家以後,孩子還處於興奮狀態,沉浸在旅行和聚會的歡樂中,會覺得寫作業非常困難,很難找回狀態。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們不妨合理安排一下出行時間,給孩子兩天寫作業、複習的時間,完成作業後再出行。堅持做任何事情都是對我們意志力的考驗,正如《意志力》一書中提到的“延遲滿足”,把渴望的東西當做目標,放遠一些,完成任務後才可以得到。這樣能夠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完成後,也能盡情地玩。

先複習,再寫作業

假期中老師留的作業很多,會涉及到之前學過的各個章節的內容。可能在寫作業的時候,一個月前學過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直接寫作業就很費勁兒。

這個時候,家長們不妨提醒孩子,先看一遍教材和筆記,複習一遍學過的知識,再寫作業,這樣即使遇到不會的知識,也能迅速找到相應的筆記重複學習。這裡給孩子們推薦一個科學作業的方法!

科學的寫作業方式:最科學的寫作業的方法是“五步法”:第一步先什麼也不看,閉上眼睛回想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第二步是搞清回憶不起來的問題,同時將所有的內容再一次複習鞏固;第三步是合上課本和筆記,獨立地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不會了依然先不要看書,也暫時不要問同學;第四步是翻開課本和筆記,在它們的幫助下解決第三步沒有搞懂的問題,將作業徹底完成,如果仍有問題沒有解決,那就要去問老師和其他同學;第五步是認真完成同步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這“五步法”看上去繁瑣而且耗時,但如果你堅持這樣做下去,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學習優秀的學生。

這裡為大家推薦的寫作業方法,並不一定非要假期才適用,而是每天寫作業都會用到,堅持用這個方法寫作業,一定能做到事半功倍!

中秋+十一小長假:如何平衡學習和假期?


利用假期養成閱讀的習慣

多讀課外書,廣泛涉獵各國文化經典,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這點相當重要,很多平日堪稱優秀但卻並非尖子的人到了高三一躍而上,憑的就是較深厚的文化素養。多讀各種期刊雜誌 ,堅持看報紙,關注國家大事。

閱讀終身受益,假期時間不長,但是也要每天堅持閱讀。

如果孩子有閱讀的習慣,假期最好也不要打斷他,雖然放假可能會出行,或者集體聚會,但是一定要抽出時間完成每天的閱讀量。堅持一個好習慣不容易,但是養成壞習慣非常快!

利用假期調整狀態


找到學習的感覺:很多孩子開學一個月的階段,仍然找不到學習的感覺,如果假期恰好不出行,也沒有特別的事情,家長們可以在這幾天時間內陪孩子一起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按時起床、按時就餐、安排運動和學習時間,按部就班計劃任務。為假期結束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調整注意力:很多孩子經常在學習的時候走神,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在旁邊"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而且注意力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孩子的情緒也會影響到他的注意力。趁假期時間充裕,多多瞭解孩子狀態,無論是調整房間佈局還是調整生活方式,都有時間好好磨合。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

中秋和十一小長假一過,下半年的假期就徹底結束了,孩子們距離大考更近一步,9月末10月初時間雖短,但加起來也足夠形成一個學習週期,而這個週期如果善加利用,逆襲期中考試也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