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多校聯合培養人才,高校聯合辦學,已經成為我國高校辦學的一種模式,各聯盟高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越的學習環境。同時一些區域聯盟高校間學分互認、跨校輔修第二學位等政策,更是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非常廣闊自由的空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面四個高校聯盟~~

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武漢七校聯盟

武漢七校聯盟,又稱七校聯合辦學,是指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地區七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間實施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等互利,相互促進的原則,七校從1999年開始聯合辦學,學生可以跨校跨學科輔修第二學位。

聯合辦學由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7所全國重點大學組成,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公共選修課或專業課,可拿雙學位,相當於“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

中國武漢地區重點大學之間的七校聯合辦學是中國大陸持續時間最長、實質性參與高校最多、合作範圍最廣、受益學生最多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

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九校聯盟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共9所高校。

九校聯盟形式類似於美國常春藤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澳大利亞八校集團等,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合作與交流,優勢互補,被國際上稱為中國常春藤盟校。聯盟成立後展開了多項實質性活動,如互派交換生、召開研討會、開展暑期夏令營等。 2014年11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正式參與C9聯盟活動。

C9(中國常青藤盟校)建立以來,肩負著打造中國教育品牌的使命,積極與世界著名高校進行學術和科學交流,獲得了國外教育界的一致認可。例如,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對於留學申請明確要求C9和其他985高校優先,再例如2016年澳大利亞的頂級名校墨爾本大學留學申請中對於C9高校學生優先錄取。

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漢江流域大學聯盟

2015年11月8日,由湖北文理學院牽頭倡導,來自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的11所高校,正式成立漢江流域大學聯盟。聯盟內各校教師互聘,可跨校授課,各校學生可相互交流聽課,學分互認。

根據聯盟章程,陝西理工學院、安康學院、南陽理工學院、湖北醫藥學院等11所高校,將聯合培養學生,促進在校學生在聯盟單位之間的跨校交流與培養,實行校際學生交流。

此外,聯盟內的11所高校,除圖書文獻、實驗設備等領域的資源共享外,在考取研究生、國家層面的教學競賽及教改研究中,也將加強合作,以推進聯盟成員之間文化、藝術、體育等資源共享,相互開放校園。

報考一所院校,可以享受多校資源?這樣的學校在哪裡?

長安聯盟

2017年5月17日,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聯合成立陝西高校“長安聯盟”。又因西安市內616路公交正好穿過5所大學,又被網友和校友戲稱616聯盟。

“長安聯盟”通過深化合作,不斷拓展合作內容,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活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協同解決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使各校資源優勢有效放大,加快學科、專業、人才和成果等四個一流建設。

聯盟各高校將從4個方面加強全面的戰略合作。一是聯合培養,充分發揮現有特色專業的人才培養優勢,為其他高校學生提供跨校、跨專業學習機會。二是資源開放,聯盟高校積極推進圖書資料、學術講座、學科競賽、在線課程、實驗室等教學科研資源共享。三是協同創新,聯盟高校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充分聚合優質資源,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推進協同創新。四是師資互聘,聯盟高校的師資在人事關係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在教學、科研領域實行互聘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