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鐵!釋放發展紅利拉動東北振興引擎!

11月1日,東北地區入關的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通道——京沈高鐵遼寧段開始模擬載客試運行,新民北至通遼高鐵也同步開始進行模擬載客試運行。這條在年初聯調聯試階段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高鐵路網承載著太多的希望與寄託,它的開通拉近了東北地區各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將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新引擎。

京沈高鐵!釋放發展紅利拉動東北振興引擎!

京沈高鐵全長698公里,是國家規劃的“四縱四橫”高鐵網的收官之作,也是國家規劃的“八橫八縱”高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北地區入關最快捷的通道。它的開通運行,將與京哈鐵路秦沈段巧妙銜接,在東北地區形成一東一西兩條進京的客貨運輸通道。如此一來,客貨運能力將得到更大的釋放,這對於促進東北地區的經濟振興也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京沈高鐵!釋放發展紅利拉動東北振興引擎!

眾所周知,交通的便利與否對於推動各城市間融合發展的重要性。以山海關為例,這座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雄關不僅是在古代阻擋蠻夷南下侵略難以逾越的關隘,更成為了當今經濟發展中制約東北與關內經濟文化交流的屏障。京沈高鐵的開通更將會打通東北鐵路交通的“任督二脈”,實現山海關內外經濟文化的無縫對接,“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將封存歷史。未來,京沈高鐵與京廣、哈大高鐵對接,將成為我國南北走向里程最長的高鐵大動脈。

與此同時,京沈高鐵緊跟“復興號”的飛馳腳步,用時速打開探索美食之門,成全了各方來客。通車後,瀋陽至北京的運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遼寧省內各市“一個半小時生活圈”變為現實。而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的首條高鐵,運營後,通遼到瀋陽的運行時間將由5小時左右縮短至1.5小時左右。這對於平日生活節奏緊張的都市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出行誘惑。帝都的名勝古蹟、阜新的海棠山、紅山文化遺址、彰武的千佛山等美景自然要一飽眼福。而那朝陽的酸棗、凌源的羊湯、阜新的扁杏、彰武的花生可謂原汁原味原生態,唇齒流香之餘,讓身心得到徹底放鬆。以往數小時的疲憊車程,而今輕鬆愜意,這次舌尖上的美味暢遊,讓“狂馳”與“逛吃”伴隨旅途。

京沈高鐵!釋放發展紅利拉動東北振興引擎!

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而此次京沈高鐵的開通運行,則是鐵路部門響應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承責探索,更是“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躬行實踐,成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藍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京沈高鐵最終在時間的見證下,揭掉了神秘面紗,用其飛速馳騁的巨龍之軀,帶領民眾盡情享受高鐵蓬勃發展所釋放的滾滾紅利和濃濃幸福。自此雄關內外不再遙不可及,東北振興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