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一塊什麼樣的手錶才稱得上是“好表”?

你覺得一塊什麼樣的手錶才稱得上是“好表”?

最近筆者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我自己喜歡的手錶就是“好表”。言外之意就是,你自己喜歡的手錶也是“好表”。

很多時候,我們不必太糾結於別人的看法,也不要過分地尋求一個統一的標準,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甚至連一些可以稱之為鐘錶大師的人,對所謂“好表”的標準也一直在變化,比如這幾年特別青睞某個錶款或某個品牌,而前幾年卻還是另外一個樣子。


你覺得一塊什麼樣的手錶才稱得上是“好表”?


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一些因素在左右著我們對所謂“好表”的認知。

第一,個人的喜好最重要。

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錶款,或是一個品牌,那麼這種手錶在你看來很容易就是“最好”的,甚至有時候還不太能接受別人說它不好,據理(當然是你自己的“理”)力爭都是有常見的。香港已故鐘錶大師曾經說過一句“如果一輩子只有一塊表的話,那一定是勞力士”類似的話,相信這句話影響了不少人對勞力士的認知或好感。

第二,手錶的品牌很重要。

某種程度上,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手錶行業也不例外。而且,市場競爭越激烈,品牌的價值就越高,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升級,很多資源也會逐漸向頭部品牌集中。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大的品牌,信賴大的品牌。手錶行業的一些大品牌也不例外,至少不論是品質,還是售後等,都會更加有保障。


你覺得一塊什麼樣的手錶才稱得上是“好表”?


第三,手錶的工藝很重要。

再說一遍,手錶絕不僅僅是一個看時間的工具,對於很多奢華手錶而言,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藝術品或工藝品。因此,手錶雖然很小,但是可以承載很多獨特的精緻的工藝,比如細到小的拋光、打磨、拉絲,大到鏤空、雕刻、鑲鑽、琺琅、複雜功能等。顯然,那些鐘錶工藝越精緻的手錶,一定會有更高的價值,尤其是讓人賞心悅目的觀賞價值。

第四,手錶的發行量(或存世量)也很重要。

無可否認,也有不少人把手錶看做可以投資的標的,雖然這種標的價值成長空間可能並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樂觀。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這也是很多藏品或藝術品可以升值的一大法門,那就是亙古不變的“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很簡單,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很多人未必會用這個道理去檢視自己對手錶收藏價值的認知。

什麼才是“好表”?太貴的買不起,便宜的看不上。簡單一點說,其實只有自己喜歡且可以擁有的才是“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