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烧”龙鱼——痴迷龙鱼发烧友笑谈录

三“烧”龙鱼——痴迷龙鱼发烧友笑谈录

三“烧”龙鱼——痴迷龙鱼发烧友笑谈录

作者:王洋(本期把作者名错印成:王羊)

很多朋友们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就会联想到近期关于奶奶为省水费,将孙子的价值十万的龙鱼红烧的往事.....要说起这个烧法,那可是不及以下故事中的人物更加疯狂!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他们是如何疯狂的......

烧出龙鱼之“美” 鱼友烧回味

胖子、海子、麻杆,是北京城老城区的三个发小(老北京土语,一起长大的哥们)。打小就喜欢养鱼的三个小伙伴,随着老城区拆迁搬迁改造,原先久居胡同的邻里们也搬进了楼房。

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更加促使这三个儿时的玩伴,养出不同的龙鱼。

胖子是那种从小就养尊处优的独生子,这回他养的红龙更是符合了他彰显个性的特点。血红的尾巴和鳞片中渗漏的滴血红色,短粗有力的身形,吞吐的龙须,活似一个钟馗。那如虎豹般的圆眼一瞪,吓得缸里的白地图鱼和黑地图鱼节节败退,好似上演着钟馗捉鬼。

沏上一壶老北京人爱喝的茉莉花茶,打开时髦的WIFI网络收音机听着袁阔成先生讲的《三国演义》,海子养的银龙,如同银盔银甲皂罗袍的赵云小将一般模样,英姿飒爽!

麻杆,是从小就心眼多,怎么吃也不长肉,做人精明,经商干练.....他养着金龙,一身的金黄色,恰似财神爷下凡到他家,来保佑他的财产,赐他财运。

别看是不同的人养着不同的龙鱼,但三个人都对彼此的宝物依然有着儿时的那种单纯。有时候小哥三聚在一起切磋养鱼选鱼的技巧,以及在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鱼食,回忆起儿时抓蛐蛐、抓知了(蝉)、河沟捞麦穗鱼......

在他们的世界里,龙鱼就是他们的玩物,承载了如孩子单纯的善良。

三“烧”龙鱼——痴迷龙鱼发烧友笑谈录

烧出龙鱼之“财” 鱼商烧情义

这是一段关于鱼商的兄弟情的故事。阿洪是广东潮汕的本土鱼商,老八与明福哥都是在京经营龙鱼生意的外乡人,老八来自保定,明福哥来自新疆.....

三个人都曾经在北京观赏鱼圈子里打拼了多年,阿洪最终选择回老家发展,老八与明福哥都留在了北京的不同水族市场做着彼此的生意,离别越久、思念更甚。

十来年在京经商的过程中,也经历了龙鱼市场价格的翻云覆雨的起起伏伏,跌宕起伏中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的酸甜苦辣。

阿洪回到老家后开办了观赏鱼养殖场,给他们两个老哥们批发供货。这也是在报答当年那一场大火烧掉了他唯一的产业——那间仅有15平的龙鱼水族店。都说水火无情人有情,在两位哥哥帮衬下他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微信,这个便捷的沟通工具。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们能时时交流,生意更是做的如鱼得水。就连下订单,给客户预订龙鱼都从阿洪的养殖基地直接实现了在线预订。三个人的生意伙伴成了一生的挚友,龙鱼不仅是他们的财源,更是他们三兄弟情义的纽带。

烧出龙鱼之“魅” 色友烧文化

都说“单反毁一生,摄影穷三代.....”,这也只是个笑话而已。但是,能被评为“色”友,说明摄影的能力与痴迷状态,已经上升到发烧的摄友巅峰。

马老师,陈老师,唐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都是退休的高知份子,多年来就喜欢摄影。老哥三,时常在一起外出拍照、探讨交流摄影心得和技法,在京城摄影圈也算小有名气。这三位老师又能讲课,加之组织了一批摄友,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区摄影协会。

今年夏季龙鱼展,三位可是精心准备了一番。长枪短炮自然是看家的设备,背后又在下私功,学习了解龙鱼的习性以及历次龙鱼展的精品照片是如何拍摄。

龙鱼在水中那游弋潇洒的身姿,曼妙柔美的性感曲线,加上泛出金属光泽的铠甲......在灯光与水波反射的映衬下,有着说不出的动感之美。

可就是这动感之美,要想定格化作瞬间的永恒。却是一个不小的关隘,第一要求对龙鱼的习性以及游弋的节奏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第二要求对水族拍摄硬件设备要有准备,而且对背光和曝光等手段都要有独特的方式处理;第三要求为了等到一个瞬间的美感,需要有良好的耐性和充分的体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位老师从对摄影的爱好延伸到对水族摄影以及对“模特——龙鱼”的关注,不能不说是一种在纵深发展到一定后的横向突破。

正是由于龙鱼——这个灵物所承载的自然进化的优选之美,以及中国人对龙的偏好,对龙鱼也附加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让这三位老师成为了对追求美、追求自然的发烧友。

三位老师不仅烧的是设备,更是对文化的痴狂。人不英雄枉少年!三位老师依然在内心中燃起对美的无限追求与爱恋,证明了龙鱼文化的妙可不言。

龙鱼所独有的魅力,在这三位光影魔术师手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中国人喜欢数字三,更是喜欢三三见九。恰逢《水族世界》在今年闰九月刊载龙鱼的文章,我就讲我所知道的龙鱼圈子里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愿大家“烧”出美好幸福生活!祝愿日子红红火火!

三“烧”龙鱼——痴迷龙鱼发烧友笑谈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