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绚烂魔法,《神奇动物2》是一场变相的自娱自乐吗?

抛开绚烂魔法,《神奇动物2》是一场变相的自娱自乐吗?

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中文电影海报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文/范典)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创下了可观的版权收入,不论书籍还是电影,都有了一群铁杆拥趸者,而她,也从当初默默无闻的单亲妈妈,一跃成为富豪作家。但处于巅峰期的她,却让“哈利·波特”的人生戛然而止,以求撕掉“童书”创作的标签,转战成人世界。

所以才会有后来罗琳用“罗伯特·加尔布雷斯”这个男性笔名写就的推理小说《偶发空缺》《蚕》《罪恶生涯》三部曲。

“自圆其说”的逆转稍显黔驴技穷

但她并没有放弃创造她的“魔法世界”,在最新上映的《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担任编剧的她依然延续着《哈利·波特》风格,将《哈利·波特》前传故事讲得风生水起。比起第一部《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一部故事脉络显然更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要在将时间线倒退回原有的故事结局之前

,讲格林德沃和邓布利多世纪大战前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对各种线索有“自圆其说”的能力。

显然,已经走向推理之路的J·K·罗琳有着这种强悍的思维。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中,魔法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德依然担当着剧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但那些“神奇动物”此番却成为点缀,而非像在第一部中那样起着重要作用。影片一开始,格林德沃就趁着转移监狱,来了一场眼花缭乱的空中越狱,成功实现他曾许下的越狱诺言。为了尽快抓回格林德沃,美国魔法协会慎重决定,让纽特的哥哥忒休斯说服弟弟协助抓捕行动。

纽特的内心无意于“江湖争战”,一心沉迷于研究神奇动物的事业中,但直到魔法学校邓布利多的出场,才说服他踏上征程。从雾气沉沉、监视重重的伦敦,靠着一只白崖上的小铁桶成功“偷渡”到法国巴黎的纽特,偶遇被施了迷咒的麻瓜雅各布,纽特戳穿奎妮的把戏,导致她的离去。很难想象,两个大男人大费周折,用尽各种魔法的技巧来追寻奎妮的行踪,却碰上一桩桩离奇怪事。

抛开绚烂魔法,《神奇动物2》是一场变相的自娱自乐吗?

由格林德沃引出的卡玛家族往事,让人云里雾里。

其中牵扯出的卡玛家族往事,就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在巫师马戏团里被下了血咒的神秘亚裔女郎纳吉尼,不堪凌辱和镇压,时不时露出真身又被迫化身成巨蛇(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中的蟒蛇——本网注),她陪同克雷登斯一起展开寻母之路。而克雷登斯早就成为黑人男巫尤瑟夫·卡玛复仇的对象,后者认为正是克雷登斯和他的父亲造成卡玛家族的悲剧。尤瑟夫恨透了克雷登斯家族的每个人,试图夺走克雷登斯的性命。但事实上,早在克雷登斯还在襁褓时期,就被姐姐丽塔调包,丽塔真正的弟弟在沉船中溺亡——这种曲折的身世之谜,早就被莎士比亚玩坏,而罗琳此番用这种不断地“逆转”来展现家世、命运的离奇坎坷,显然有些黔驴技穷。

故事在追求与“哈利·波特”的血缘关系上,力求让每个人物都具有一部有据可考的身世史,这便让这么多人物的命运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碰撞,简直比起“漫威”那些英雄人物都要传奇。

眼花缭乱的魔法遮掩无力的推理

人物传奇性身世先不说,眼花缭乱的魔法、奇境,神奇动物的穿插,让原本很简单的故事情节变得冗长乏味,其中的推理、追踪桥段又十分无力,难免让观众觉得特效纯粹只是吸引眼球的手段,而非服务情节,让故事的推进显得缓慢而无张力。难怪有人说,这是一部服务于“哈迷”的电影。它的各种花式呈现,无非就是在自圆其说中,满足一下“哈迷”们的考据癖。罗琳建立了这么庞大的魔法帝国,就是想让那些无法忘掉《哈利·波特》的“哈迷”们,从中得到更多慰藉和猜测。

抛开绚烂魔法,《神奇动物2》是一场变相的自娱自乐吗?

电影中酝酿着各种各样碰撞的感情,却又化为乌有。

影片中出现的神奇动物也不再像第一部那般占领主角地位,而成了一种点缀。而那只在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中有所描述的神兽驺吾,在电影中如同卖萌搞笑的怪物,它“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第一次以这样银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中国观众惊喜参半,惊的是中国文化竟然被外国人所用,喜的是难得在这样的奇幻电影中看到“中国神兽”。好玩的是,制服这么巨大的神兽,居然只需一个小小的逗猫棒!

抛开绚烂魔法,《神奇动物2》是一场变相的自娱自乐吗?

《山海经》中的神兽驺吾沦为一种点缀。

除此,片中还出现了前一部中的嗅嗅、在水底生活的马形水怪、日本民间故事中的河童、三个脑袋的如尼纹蛇、如同黑色斗篷的伏地蝠、形似螳螂的护树罗锅……它们的存在,似乎只是起到卖萌和搞笑的作用,观众简直像在参观一个奇幻版动物园,而耗费那么多资金制造特效,只是为哗众取宠,显然会带来诟病。

以极尽渲染的电影特效,来遮掩故事情节上的单薄无力,这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内容空洞而乏味,而罗琳试图用五花八门的拼贴技术使它看起来不那么糟糕,显然有点“亡羊补牢”之感。

或许有人会说,一部受争议的影片才能突显它的价值所在,总比平淡无奇、无人声讨的电影更有意义,但如果它仅仅服务于“哈迷”而忽视其他观众,它所能经受的考验也只是趋于拥趸和崇拜而沦为变相的自娱自乐。看样子,“神奇动物”要想在各国展开魔幻旅程,还是得接受更多观众的考验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