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軍士長王賢亮,這個兩立二等功的雷達技師有啥不一樣!

三級軍士長王賢亮,這個兩立二等功的雷達技師有啥不一樣!

人物簡介

普通崗位的20年堅守

王賢亮,男,滿族,遼寧撫順人,1979年2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2002年6月入黨。現任第79集團軍某合成旅炮兵營雷達技師,三級軍士長。2013年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二等獎,2016年被集團軍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入伍20年來,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個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和專業技術能手。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初冬,塞北大地,戰車轟鳴,遍地狼煙,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偵察與反偵察演練拉開戰幕。“咚—”,一枚炮彈毫無徵兆地落在紅軍防禦前沿,然而雷達熒屏突然“雪花”亂舞,炸點蹤影全無。方寸熒屏,分秒之間,趁著第二波火力襲擊還沒到達之前,王賢亮飛快敲擊鍵盤,調整天線俯仰角、改變搜索參數、優化操作模式,一套“組合拳”打出,“千里眼”迅速發現了炮彈軌跡,鎖定了敵炮兵陣地……

“快、準、狠!”一旁觀摩的戰友看著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手法,連連讚歎。王老兵回頭一笑:“手快還要腦子活。敵人招法多,你的應對辦法要比他更多!”

技術尖兵

二十年堅守崗位,日積月累礪精兵

“在一個行業堅持幹十年,你也能成為專家。”王賢亮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而且一鑽就是二十年,從雷達號手到雷達站長,從雷達站長再到雷達技師,王老兵早已成為雷達裝備方面的行家裡手。2012年7月,王賢亮總結編寫了《雷達裝備維護保養流程》和《某型雷達典型故障分析排除》,在該專業中得到推廣應用,為雷達定檢排故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操作裝備,捕捉目標

王賢亮不僅專業技術過硬,而且在重要任務來臨之際,總能頂上去。在2012年8月某實兵演習中,技術檢查時,雷達突然加不上高壓,站長和幾個號手排查了幾個小時,都未能排除故障。末了,王賢亮大膽推測故障出在電纜連接上。按他的維修經驗和判斷去排查,僅僅用了十幾分鍾就“手到病除”,確保了演習的順利進行。不凡源於紮實的積累,“專業上過得硬,實戰中才能排除萬難!”王老兵這樣說。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檢修雷達部件

“他的不凡經歷,來自於平常的一點一滴。”該旅政委馬昭評價王賢亮時說到,“王賢亮同志,作為一名基層一線的雷達技師,他立足本職,積極探索。入伍20年來,他始終堅守在自己的紅色雷達站,在平凡崗位上苦練軍事技能。他的敬業奉獻,與強軍夢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草根教員

一人強不算強,只有人人過得硬才能形成鐵拳頭

王賢亮不僅自身素質過硬,還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傳給了一批批雷達兵。20年前,王賢亮高考落榜,悲傷之餘,他選擇參軍報國,來到部隊這所“大學”繼續學習。這位自學成才的“草根教員”連續四年擔任集團軍雷達專業教練員。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總結編寫的檢修手冊

“現在大學生士兵很多,對裝備不僅限於操作上,總想更深地瞭解原理。”本非科班出身的王賢亮就抓住點滴機會和時間來學習充電,參加集訓時向專家請教、與同行交流,去送檢裝備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探討。短短几個月的集訓,王老兵就記錄了十幾萬字的筆記。為了備好一次課,讓學員們對裝備有直觀瞭解和深刻印象,他獨立繪製了一張4平方米的雷達工作原理框圖。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指導雷達號手訓練

他帶教雷達號手時,總是拿著自己的筆記,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經驗與方法傳授給戰友,手把手耐心教,心貼心反覆講。雷達號手李想告訴筆者:“王班長特別耐心,有些重要問題十遍八遍地給我們講,都刻在我們腦子裡了。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為學員答疑解惑

一人強不算強,只有人人過得硬才能形成鐵拳頭。王賢亮多年來培訓修理員數十人次,其中十餘名成為專業技術骨幹。

“技術能手”李志偉就曾是他帶出來的得意門生,“老班長領著我們一起幹,讓別人跑位100次,自己絕不只練99次;讓別人默畫10張電路圖,他要畫15張。”

老兵本色

始終是官兵身邊的“活教材”

志氣也隨年齡長,軍事訓練必須強。別看王賢亮今年已39歲,體能訓練一點也不含糊。“12’36!”旅裡共同科目考核的最後一項——3000米跑,王老兵衝過了終點線,以基礎體能四項總分408分的成績總評“優秀”,位列全連第一名。他拉起單槓一練習,直上直下,一口氣輕輕鬆鬆十幾個,讓那些十八九歲的小青年看得目瞪口呆。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單槓二練習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越過壕溝

良好的體能狀態源自他日復一日的自律。二十年來,他始終像一個新兵一樣嚴格要求自己,連隊出早操,他提前10分鐘站到操場;班排練隊列,他站在排頭當標杆;參加生產勞動,他與戰士一樣“一頭汗,一身土”地搶著幹。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跨越矮牆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一心向黨

從軍20載,王賢亮先後2次榮立二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很多次單位評功評獎,他都主動把榮譽讓給年輕戰士。有人笑他傻,他卻總笑呵呵地說:“一個黨員稱呼足夠了,這個稱呼夠我受用一生。”王老兵入黨16年,當黨小組長9年,培養髮展黨員16名,始終一心向黨,一心強軍,一心撲在工作上。

三级军士长王贤亮,这个两立二等功的雷达技师有啥不一样!

王賢亮的榮譽牆

時光荏苒,今年王老兵也面臨著進退走留的抉擇,“只要組織需要我,再幹十年也無怨無悔。”在他硬朗的聲音中,清澈的目光裡,無法掩飾一位老兵對軍隊的至情至愛,至純至真。雖然老兵已經年近四十歲,但依舊以衝鋒的姿態在強軍路上一路奔跑。

編輯 | 張 寧 張森林,編審 | 宋子洵

來源 | 北部戰區陸軍(微信號:bbzqlj)

更多原創軍事新聞訪問北部戰區陸軍網:bblj.81.cn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此二維碼“識別”可免費“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