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協議”達成!“痛苦的離異”或讓北愛成為“國中之國”

“脫歐協議”達成!“痛苦的離異”或讓北愛成為“國中之國”

隨著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協議內容達成一致,輿論都在關注協議草案能否在英國議會和歐盟成員國中獲得通過。當此之時,英國脫歐大臣臨時換將,無疑又演繹了一出現實版的“權力遊戲”。那麼,英國在“脫歐”一事上究竟面臨怎樣的現實問題?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根據英國政府公佈的長達585頁的脫歐協議草案,英國和歐盟方面已經就邊界問題、關稅問題、愛爾蘭協議、脫歐過渡期四大“瓶頸”達成共識。但問題在於,這些在英國國內還都是懸而未決之事。譬如,在特蕾莎·梅宣佈同意脫歐協議草案後,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拉布、就業及養老金大臣麥克維、脫歐事務次長佈雷弗曼、北愛爾蘭事務次長瓦拉等高官相繼宣佈辭職。表面上是內閣成員接連“掛印封金”,深層恐怕還在於這場“痛苦的離異”在英國內部存在巨大爭議。

爭議最大的,無疑還是脫歐後的北愛爾蘭地位問題。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拉布在辭職後對媒體表示,這份協定草案存在致命漏洞,即其中有關愛爾蘭和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解決方案對英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造成了損害。而且這個在操作層面上較為模糊的協議,並沒有在未來的英國與歐盟複雜關係中建立明確的規則,更談不上創設一個永久性的框架。他認為,這無疑為脫歐後作為弱勢方的英國在與作為整體的歐盟打交道時埋下隱患,甚至會處處被歐盟“訛詐”“壓迫”。這種“違背國家利益”的決定是不被英國人民所支持的。

“脫歐協議”達成!“痛苦的離異”或讓北愛成為“國中之國”

回顧這一年來跌跌撞撞的艱難“脫歐史”不難發現,由北愛爾蘭問題引發的主權與領土紛爭長期困擾著英國人和他們的歐洲近鄰。就在今年3月19日的那場“歷史性”會晤後,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與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向國際媒體證實,英國終於邁出“決定性一步”,敲定了過渡期。然而,作為英國脫歐的“阿喀琉斯之踵”,棘手的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邊界問題仍懸而未決。英歐雙方僅僅確認: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那麼就執行“權宜之計”——英國脫歐後,其北愛爾蘭地區依然留在歐盟關稅同盟,確保與愛爾蘭不會出現“硬邊界”。

這意味著,同屬一國領土的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島會被一條“貿易邊界”隔開——所謂英國版的“一國兩制”。對此,英國的態度與立場顯然是矛盾的。一方面,英方希望避免在這條邊界上重設檢查站,即形成“硬邊界”,以保護1998年北愛爾蘭衝突各方達成的受難節和平協議成果。畢竟,對近年來飽受蘇格蘭等分離主義之痛的英國而言,如果再在北愛地區形成經濟上的“國中之國”,無疑是在尚未消退的疤痕上又添新傷。但另一方面,梅政府又不希望與歐盟共組任何關稅同盟。這意味著,這條邊界只能從貨物、人員自由流動的“軟邊界”,轉為需要核查進出歐盟人員、貨物並徵收關稅的“硬邊界”。

因此,該方案此前就被歐盟提出,卻一直遭到特蕾莎·梅的拒絕。而現在人們也普遍擔心,即便最終的脫歐協議將此方案正式寫入,也不過是象徵性舉措而已,而英國也將借力謀求其他的替代性方案。換言之,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脫歐協議”達成!“痛苦的離異”或讓北愛成為“國中之國”

此次脫歐協議草案中,關於愛爾蘭及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的相關條款,被“硬脫歐”派人士解讀為將英國繼續留在關稅同盟及單一市場內部,因此脫歐後英國獨立性仍然令人擔憂。梅首相雖然強硬地聲稱,在與歐盟的談判中,英國將保持未來隨時能夠退出該“兜底”協議的自主權,並給予雙方足夠的空間解決“硬邊界”問題。但目前的棘手問題是,因為在前述問題中的“不給力”,梅政府在議會和公眾層面同時遭遇一定程度的人事危機和信任危機。如何克服並在未來的脫歐行動中穩步推進既定路線並保守英國權益,是強硬表態“我能挺過去”的梅政府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