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平臺競價紅海?這些新興市場一觸即發

陷入平臺競價紅海?這些新興市場一觸即發

進入2018年,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即將進入跨境電商的寒冬期,隨著主流平臺政策收緊,部分賣家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過去幾年裡,平臺紅利正在被不斷髮酵的人工泡沫和庫存備貨成本所吞噬。

加之下半年中美貿易戰的升級,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對跨境電商行業的衝擊,使得越來越多的賣家把目光轉向新興潛力市場,以尋求持續發展之路。就開拓新市場的問題,Google中國區代理商管理部新業務拓展總監劉煉在2018跨境電商經營者大會暨億恩網8週年慶典上做了全面的分析。

那些新市場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

劉煉介紹,以去年旺季商機洞察數據來看,在歐美等電商化程度較高的第一梯隊之外,中東、印度,東南亞、非洲和東歐等電商市場也非常火熱。這些新市場正在進一步被中國賣家鎖定和嘗試佈局開發。其中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發展較為亮眼。

印度電商市場雖處於起步階段,但目前已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勢頭。這個區域也是亞馬遜、沃爾瑪等電商巨頭爭相投入的高潛力市場。預計到2020年,印度消費者在電子商務上的花費將達到400-450億美元。

陷入平臺競價紅海?這些新興市場一觸即發

新掘金地印度市場概況解析

接下來,劉煉以印度為例,詳細地分析了當地的市場概況。

首先,當地線上消費增長迅速,尤其是移動設備極大的推動了這一發展。很多中國電商賣家進入印度都使用英語,但其實現在印度互聯網用戶中的非英語用戶數量已是英語用戶數量的近3倍,在本地,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日常會使用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印度語等進行交流。

陷入平臺競價紅海?這些新興市場一觸即發

其次,從購物習慣來看,15-34歲是消費主力,35歲以上的一代也十分積極,交易多發生在二三線城市。印度21歲以下的年輕人偏好貨到付款,但31歲到54歲的買家則更偏好使用信用卡。

最後,從熱銷品類來看,近年來印度女士服飾佔有最高的搜索量,其熱度增長最為迅速。據預測,到2020年,印度女性消費者網購人數將達到7,500萬,42%的在線消費將由女性驅動。印度市場絕對值得女裝賣家關注。同時,傳統服飾仍是消費者關注的主要對象,搜索熱度上升較為迅速。賣家也可以將傳統文化和風格與服飾類產品融合。

中國賣家當如何進軍這些潛力市場?

無論是印度、東南亞還是其他地區,如何在這些新興市場掘金是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劉煉也就此問題在會上做了精彩的乾貨分享。

一、選擇合適的電商平臺

在很多熱點新興市場,消費者對電商渠道的選擇還是非常多樣化的。就印度市場而言,賣家可以藉助當地一些電商平臺發展。當地排名靠前的電商平臺包括eBay、AskmeBazaar、Shopclues、亞馬遜、Paytm、Flipkart等。

陷入平臺競價紅海?這些新興市場一觸即發

而東南亞的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網站、APP是非常分散的,他們的消費覆蓋了從眾多不同電商平臺到細分品類獨立站。對於掌握良好供應鏈,產品具有優勢的中國賣家而言,獨立站是一個能有效幫助賣家直達消費者並加強品牌建設的方式。

二、提供本地化服務必不可少

除了做好平臺選擇,中國賣家掘金這些印度、東南亞等市場一定不要忽略一點:提供本地化的服務。

在進行本地化的進程中,賣家可實施以下方案:1、根據當地節日策劃營銷活動;2、廣告素材和圖片本地化;3、把握銷售目的地人群對各品類產品的消費習慣;4、提供本地化的網站體驗;5、滿足當地偏好的付款方式要求;6、給出預期送貨時間;7、提供本地語言和本地溝通客服。

三、大數據助力賣家精細運營

在這些新市場,賣家如果想要精確地找到目標客戶和投放廣告,就必不可少大數據的指導,Google數據洞察就是不少賣家的參考對象。今年4 月,Google啟動了外貿成長計劃,在全國17個城市設立課程,幫助賣家掌握線上營銷趨勢、利用獨立站打造海外青睞的品牌。

跨境電商發展至今日,新賣家不斷湧入歐美成熟電商市場,競爭空前激烈,而在市場的驅動下,許多資深賣家已經開始默默佈局潛力巨大的東南亞等黃金市場,並把開拓新市場當做他們增加自身體量的必由之路。老平臺的新站點和新興市場的本地平臺,你在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