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二代”繼承鋼鐵企業,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1978年,虞炳泉帶領46名農民,花35萬元買下了村辦保溫材料廠,從此走上創業之路。經過近40年的發展,如今的紅鷹集團,已成長為年銷售額超過13億元,集冶金、高新材料、貿易、餐飲和農業等多個領域於一體的大型多元化發展企業。

董事長虞炳泉和兒子虞暢,在家族企業傳承中正在掀開新的一頁。經過12年的成長,虞暢如今已是紅鷹集團旗下“銘德新材”的總經理。

“创二代”继承钢铁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如果不是“創二代”這一身份,畢業於國外名校的虞暢本可以有很多的選擇。2005年,因為奶奶病重,他被父親虞炳泉從英國叫了回來。“當時心裡是不太情願的。”虞暢說。

紅鷹集團的主業之一是生產保溫材料和耐火材料,虞暢在紅鷹的第一個職務便是在鋼廠管生產,為了深入瞭解現場施工環境和耐火材料的使用情況,他從基層做起,每天在車間裡一待就是十多個小時。

幾年鍛鍊下來,虞暢已熟練掌握了鋼廠的技術工藝流程和生產知識,開始接手企業的研發工作,成立了紅鷹耐火材料研究院,在為父親分擔大部分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也贏得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認可。

“创二代”继承钢铁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對於虞炳泉來說,他一方面希望兒子能夠早日接班並把企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對兒子的能力和經驗保持著幾分擔憂。

在2011年,鎂鈣磚車間內的高溫隧道窯是以天然氣為燃料,虞暢特併成立了節能小組。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成功將高溫隧道窯的尾氣引入複合板車間的乾燥窯,以替代煤氣發生爐的使用,僅這一個項目,每年就為公司節約1000至1500噸煤炭。

在2015年,寶鋼湛江項目即將拉開序幕,這一項目是配套寶鋼湛江項目的一箇中間包承包段,總包額每年超過1億元。虞暢親自帶領公司項目組前往湛江主持工作,成為湛江鋼鐵鍊鋼廠主要耐材總包商,虞暢的出色表現讓集團上上下下都十分滿意。

“创二代”继承钢铁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在是否堅守實體經濟這個問題上,虞家父子倆的觀點出奇地一致。虞炳泉向記者坦言,一路走來,他也曾面臨過諸多誘惑。其中最大的誘惑就是房地產和互聯網產業。

如今,在虞家父子兩代人的努力下,紅鷹集團旗下的紅鷹股份、銘德新材等多家公司榮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產品除配套寶鋼、邯鋼、廣鋼等20多家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外,還遠銷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浙寶冶金自主研發的冶煉高端品種鋼添加材料,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不僅成為我國重大裝備製造、軍工先進武器等必需的關鍵材料,還廣泛運用於化工、醫療等各個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