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手上有30萬現金,該如何理財呢?

無言8351


30萬現金 ,已經不少了,大部分資金建議放在銀行大額存單裡,安全可靠,且收益穩定;小部分資金可以投資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追求一下高收益!

組合投資的方法、合理的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1、銀行大額存單

  • 首先,可以將其中的20萬元以大額存單的形式存放於銀行當中。我們都知道,大額存單隸屬於銀行一般性的存款,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20萬元的本金和利息絕對是安全無憂的。況且還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能,大額存單可轉讓、可提前支取、還可以質押貸款;收益也不錯,目前銀行給出的大額存單利率為基準上浮50%(部分中小銀行上浮的更多),20萬元資金,每年可獲得:20萬×2.75%×1.50=8250元的利息收入。

2、5萬元購買銀行結構性存款(或定期理財)產品

  • 其次,拿出5萬元的資金,購買結構性存款(或定期理財),期限在180天左右,本金產生虧損的可能性極小,收益穩定可靠,預計年化收益可達到5%左右,每年可穩定獲得2500元的收益!

3、3萬元可以購買P2P理財(或定投指數型、股票型基金)

  • P2P行業,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監管調整,跑路、倒閉、爆雷的平臺不計其數,行業整體風險已經下降很多。目前TOP10以內平臺的P2P理財產品,我個人認為可以拿出3萬元適當的參與,預計年化收益率在8%以上,可獲得2400元左右的年化收益!

4、剩餘的2萬元購買銀行活期理財產品(或貨幣基金)

  • 不管資金多少,一定要留存一些備用。2萬元,作為日常應急資金,可以選擇靈活性很強的銀行活期理財(或貨幣基金)產品,收益少點並不重要(確保3%以上即可),關鍵 流動性一定要好,隨時可以支取才行!

總之,通過以上組合投資的方法,30萬現金,每年至少可獲得 13750元 (8250+2500+2400+600)的收益,雖不是很多,但很穩定、風險也比較小!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在日益豐富的金融、投資、理財以及各類衍生品的背景之下,擁有30萬元的資金該如何理財?這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理財?

一、穩定型理財是主流的趨勢。對於30萬的資金,雖然數額並不是特別大,但對於銀行來說也會是相互之間爭搶的儲戶。對於30萬的資金儲蓄也是有著對應著很多的項目可以實施,大額存單就是一種,風險係數低,年化收益率較好。一般大額存單的起始資金為20萬、30萬,而年化收益率一般在基準利率上浮40%-45%。當然,定期期限的時間越長,年化收益率也就越高。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存在5年定期的大額存單,年化收益率甚至能夠高於5%。

銀行理財也是不錯的選擇,風險係數較低。就風險來講也是分為了5類,對應不同的風險有著不同的品種進行理財。

二、中高風險的理財。

P2P理財,雖然投資者絕大多數都是反感,但可以說是現在的主流理財方式之一。“爆雷”不斷,是其的極大缺點。但是如果將“爆雷”的路徑進行細分,也是能夠很清晰的發現,“爆雷”一般為小平臺、高年化利率的平臺。從綜合排名的角度來看,一般為排名靠後的平臺出現的“爆雷”,而綜合排名前50名、前30名很少發生。所以,利用這樣的規律,綜合排名前10位的平臺,風險係數還是較低的。

股市、基金投資。這類的投資風險偏高,但是一旦把握好尺度、角度,複合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8%以上。堅持兩個原則:1、價值投資;2、定投。只有這兩個原則堅持住了,才能夠抗拒風險,長久的生存於股市,更好的盈利。


厚金說


2018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作為房市拐點必降記入史冊。


資管新規實施,保本理財產品逐步退出市場,P2P爆雷,大A股千股跌停,債券連續違約,為了穩定經濟央行持續放水。2018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


大背景簡單一說,我們心裡就多少有點數了。


資產多的人,自然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配置海外資產,持有美元保護財富。資產少的人沒有太多選擇,就只能在保本的前提下儘量尋求穩妥的理財收益。


國內只要是正規的銀行存款,都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既然有30萬元,就必須考慮當前利率提升較為明顯的大額存單。


以部分城商行為例,利率較之央行基準利率最高上浮55%左右,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能達到4.2%。


五年期存款雖然有多家銀行利率已經突破5%,但是流動性太差,所以不要考慮,尤其是美元不斷加息的國際背景下,萬一央行撐不住跟著加息呢。


接下來就要考慮結構性存款了,雖然收益是浮動的,但是本金是安全有保障的,流動性也較之三年期大額存單要好,最高年收益接近5%。當然選擇結構性存款時一定要了解產品情況,確保是保本的,並看看歷史收益情況,一定不要存成結構性理財。


寶寶類貨幣基金隨著央行放水市場不差錢後收益率大跌,但是從收益和流動性考慮,依然是重要選擇。留出幾萬元零花,預防有大額支出,很有必要。


至於理財型保險,不得不提一下。有的號稱收益率會很高,實際年收益率不會高過3%。保本是保本,但是拿回本金也許要50年甚至80年後。如果中間著急用錢,損失80%的本金也不奇怪。


保本的理財方式,跑贏通脹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超發的貨幣大半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通貨膨脹率依然在8%左右徘徊。今後是否發生惡性通脹,就看能否把炒房客們全部套牢在房市裡了,今後三年內不要買房,以後買房不要買二手房,每個人都應該謹記。


至於收益率高,但是存在風險的理財方式,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