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走出去”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快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進程,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謀發展。中國企業

"走出去"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需要認真總結的經驗教訓。因此,為已經"走出去"的企業總結經驗,給即將"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建議,對於提高中國企業進一步適應國際市場的競爭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中國企業“走出去”

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意願較強,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17年底,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1.8萬億美元,民營企業佔半壁江山。

而我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對境外投資設立企業實行“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管理模式,對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境外投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並取消了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審批。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民營企業走出去,為民營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要素資源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企業“走出去”

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已取得歷史性成就:

1.“走出去”規模穩步攀升

2017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1583億美元,約為2002年的58倍,位居世界第三。截至2017年末,對外投資存量約為1.8萬億美元,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設立的境外企業約4萬家,遍佈189個國家和地區,資產總額約6萬億美元。

1992年-2017年的25年間,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規模實現百億 千億兩個數量級的跨越。

2.“走出去”結構持續優化

從行業分佈看,2003年我國對外投資主要流向採礦業 製造業 批發和零售業 商務服務業等八個行業。2017年對外投資已涵蓋國民經濟全部行業大類。

從地域分佈看,我國對外投資分佈在約189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超過80%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企業“走出去”

3.“走出去”效益逐步顯現

企業的境外投資經營水平穩步提高,實現盈利或盈虧平衡的企業增多,促進了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2017年我國境外企業向東道國繳納的各種稅金總額達376億美元,僱傭外方員工171萬人。

4“走出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我國對外投資管理從審批制、核准制改為備案為主、核准為輔。

人員、貨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企業“走出去”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

最後,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中國的國民營企業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