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石獸藏祕密!今昔圖片對比,百年驚人變化十三陵神路滄海桑田


到北京來旅遊的人,很多都會到訪明十三陵。十三陵總神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景點。然而,依然有很多人並不理解這個地方。《後漢書》註解中說,“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

中國古代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條大道——神路,神路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神路當然必不可少。

一百年前的外國人拍攝的十三陵神路,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時依然破敗,而且神路的周邊都是農田。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十三陵神路上的長陵神功聖德碑亭。內豎碑一座,高8.1米,相當於三層樓高。碑文記錄了明成祖一生的豐功偉績。碑的其餘三面原來沒有文字,清代添刻了碑文,背面和左面是乾隆皇帝所作的詩歌,右面則是嘉慶皇帝的詩歌。

十三陵神路原為明成祖朱棣的長陵而築,後建其他陵寢支神路與主神路相連,成為整個十三陵的總神路。神路兩側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六對石人。

這是一百年前外國人拍攝的神路石獸石人。今昔對比,真是滄海桑田。百年鉅變,也說明了百年來中國的強盛和安寧。

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些石獸是幹嘛的。十二對石獸分別是獅子、獬豸、象、駱駝、麒麟、馬,各兩臥兩立,表明陰陽交替,日夜侍服帝王。比如駱駝,因為駱駝主要生長於邊疆一帶,是外域邊疆的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

大家都知道大象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放在神路上就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太平有象。

這就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傳說中的麒麟。古代向來把麒麟作為祥瑞之兆。凡是麒麟出沒的地方,必有祥瑞。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

這個石獸就有些神奇了,甚至它的名字讀起來都有些拗口。獬豸,傳說中龍之子,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牴觸有罪的人;表示公平、正義,古代牢獄中和現代司法機關常用的圖騰。

一百年前的十三陵神路。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從神路的滄桑變化,反映出國家的日益強盛。

十二對石獸後還有石人六對,有武臣、文臣、勳臣各二對,象徵文武百官,顯示皇朝的鞏固。

十三陵神路上的文臣。600年的風風雨雨,十三陵依然屹立在北京昌平的天壽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