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在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經濟還能強勁的增長呢?你怎麼看?

火狼62


當前美國經濟只不過是在特郎普經濟政策的作用下打了一針強心劑,其長期的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近日美國前勞工部長刊文稱,坊間正在流傳一個神話:特朗普正在管理著一個偉大的經濟。就如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最近所說:“今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持久的經濟繁榮。”真的如此嗎?看看大多數美國人的生活水平,人們會發現一幅完全不同的畫面。

文章稱,美國股市超過80%的市值是由美國最富有的10%的人所擁有,所以從一開始,大多數美國人從特朗普的市場繁榮中就從未得到過多少好處。

文章稱,來自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全速增長,第二季度增速達4.2%。但這種增長很少惠及普通美國人。扣除通脹因素後,美國工人現在的時薪並不比40年前高多少。


一種並不能惠及大多數民眾的經濟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的興起使得美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少地惠及普通民眾,社會貧富差距一直在不斷擴大。社會貧富擴大的結果必然導致生產相對過剩,最終引發經濟危機。

新自由主義在以拉美國家為代表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應用,無一成功的範例。“華盛頓共識”出臺後,以拉美地區為代表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沿新自由主義指引的方向實施改革相繼遭遇失敗,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在貧富差距較大的發達國家中,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房地產泡沫破滅後,又遭遇金融危機,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經濟發展趨於停滯。美國雖然憑藉科技領先的優勢,經濟增長一直還可以,但在2008年也因金融危機發生了大衰退。


美國科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他不能夠像發展中國家一樣,通過經濟政策來刺激經濟快速增長,增長速度越快,其經濟就越容易見頂,經濟衰退甚至經濟危機就會越快到來。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日前撰文警告稱,下一次衰退已近在眼前,他甚至點出確切的時間點,可能就發生在2020年夏季。

“如果歷史可為殷鑑,經濟實現完全就業大約3年後,衰退恐接踵而來。美國失業率是在2017年夏天,跌破自然失業率4.5%門檻,據此推算下一回衰退時間將出現在2020年夏季。”


大方妹幾


不得不說美國底子厚,自身修復能力極強。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從美國發起,美國卻是最先修復,且更加強勁的增長,這不得不歸於美國整體的制度安排,人才優勢等。貿易戰只是短期內的事,在特朗普當政後,因為其與之前大為不同,而為世界所震驚。

不得不說特朗普是猛男,下了一劑猛藥:減稅。

減稅是實實在在有利盤活經濟的手段,叫聲高實施起來難,因為美國政府要維持運轉,需要龐大的資金,減稅意味著政府收入大幅減少。而特朗普之所以能推進大幅減稅,與他在全世界高調退群有關,各種群都有群規,都要交份子錢。

美國是老大,一般而言交的份子錢又最多。

壓縮政府開支與減稅並行,讓美國經濟活力四射,全世界來看2017-2018年美國經濟都是一大亮點,比過之前亮眼的金磚國家。

不得不說,我們承認美國的優勢,是自身走向成熟的開始。

很多人都在唱衰美國經濟,我懷疑這主要是我們國內的聲音,美國本土肯定也有唱衰的,但他們起到的是預防、警示的作用,是在提醒相關部門別得意忘形,要戒驕戒躁。

說了那麼多好,對中國有什麼借鑑意義呢。

其一,唱衰美國不等於就能自動迎來國內經濟的強勁,我們只能長遠打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前跟美國走得太近,現今它要回收利益,我們阻止不了,干預不得。

很多人說美國的危機馬上就要來了,2020是期限什麼的,我們認為搞好本國的事,比期待它的危機更重要。

其二,美國大幅減稅了,中國也將讓利於民,大幅減稅。這並不是被美國“打”出來的,不是跟隨著美國的策略。即便是,好的東西多學學,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實際上,我們40年改革開放後的新增長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我們要怎麼讓利給企業,讓利給普通消費者,目前看國內的減稅政策會更堅定。其三,美國經濟增長已到4%,甚至更多,不斷有新高,中國經濟2018能保6.5%,那2019及之後呢。

我們有更多回轉餘地,有更多縱深空間,我們比美國差距還不小,保證6%的增長的確非常有必要。

另一方面看,過去幾年,國內不少地方在重新調整,自上而下的不少舉措非常有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保證6.5%的增長,完全有理由相信,上下同心共同保經濟保增長時,能夠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

希望看到美國的優勢,從中也看到我們自己的優勢。

而不要陷於努力找“敵人”的劣勢,不經意中擴大它們,那隻會麻醉自己,得不償失。


財經作家邱恆明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今天的貿易戰,以及有著波及到全世界的勢頭,美國作為貿易戰的發起者,和歐盟,中國,日本等國家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貿易衝突及博弈,貿易作為國家經濟重要的一部分,美國在這樣一場戰爭中為什麼經濟依然堅挺,這是為什麼呢?


總結起來,美國經濟在全世界領先,籠統的說有如下幾個因素:


美元的強勢地位

美元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國際大宗商品由美元結算,美元貨幣有著與黃金一樣的投資價值,多國經濟直接受美元變化的影響,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到崩潰,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去美元過程中遭受的慘敗,都能看得出美國依靠美元在國際上的強勢地位,吸引投資,控制大宗商品貿易,控制地區經濟,稀釋債務,背靠自身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全世界搜刮財富,使其經濟有著較為穩固的根基

總結來說,美元地位不動,美國經濟就將一直強勢下去



科技,人才優勢

美國的科技水平,人才優勢遠遠領先於世界,高新產業的實力強大,意味著強大的壁壘效應,高通的芯片,以及蘋果的強大也僅僅是美國高新科技產業的冰山一角,這些產業極高的壁壘,會給美國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特朗普政府貿易戰中的決策

特朗普為貿易戰做得貢獻不多,但減稅這一步為美國將要低迷的經濟打入了一劑“腎上腺素”,簡單來說,政府減稅了,政府稅收少了,鬥爭的成本加大,整體開支變少,但對於除政府外的本國經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交的稅少了,全社會有更多的錢去進行投資,生產,研究等動作,將本國經濟的創造力和活力提高了一個檔次



美國體制原因,經濟與政府收入可以很大程度的脫離,並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減稅這一步,對於美國經濟來說是一件極為利好的事情


中國正深處貿易戰之中,國家對於美國經濟的強勢有著深刻的理解,國內有無數唱衰美國經濟的言論,多數目的是迎合大眾的民族自豪感,而非真正的理性,另外,我們並不需要太多的對美國經濟唱衰,把握好本國經濟的風向是更加重要的


首席投資官


特朗普當然是美國人民的好總統,他通過美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的霸權優勢,將危機轉嫁給他國,讓美國經濟向好,失業降低,讓美國佔盡便宜不吃虧!,特朗普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好總統,他大搞美國優先,損害包括盟友在內的他國利益,通過美元霸權瘋狂割全世界的羊毛,不斷退出全球多邊組織,不但讓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下降,也讓全世界看清美國是全球經濟寄生蟲的嘴臉,更重要的是讓全球加快了去美元化的步伐,加快終結利用元美元就可以制裁任何國家的歷史,所以特朗普無論對美國人來說還是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好總統!




斷臂的紅髮


美國減稅導致債務增加一萬億,美國公民增加了近一萬億收入,加上前三季度美股大漲,按每個美國人多消費三千美元計算,就多增加一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加上美國經濟自然增長,前三季度美公佈的經濟增長率是靠譜的。但國際專家對增長持久性很懷疑,一是美債不可能無止盡增長下去。二是美股也不可能永遠漲上去。美股美債崩盤會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比2007年次貸危機更利害,這也是美聯儲不停加息縮表的原因。雖然加息會導致美元堅挺,不利於出口,不利於股市,推高美債收益率,增加美財政利息支出,但兩害取其輕,與其美債美股繼續加大泡沫給金融帶來致命威脅,不如早點刺破。再說,加息也會誘惑避險資金接盤美債美股,減少美國損失,過幾年開動印炒機,全球買單。


小白兔108


美國經濟的週期性很強,從復甦、繁榮,到衰退、蕭條,週而復始。特朗普比較幸運,趕上了好時期,前人種樹,後人摘果!美國經濟經過奧巴馬時期的艱難復甦,開始進入了繁榮期。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強勢美元,促使美國經濟進入繁榮,再加上特朗普上任以來,實施萬億美元減稅改革、再工業化、貿易戰等措施,為美國經濟打入了一針強心劑,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更是達到了4.2%的快速增長,在發達國家中獨領風騷。

但從長期來看,這是不可持續的,即便特朗普聲稱美國經濟增速能達到6%。我們都知道,貿易戰對雙方的經濟、金融、就業乃至出口等方面都會帶來衝擊,貿易戰沒有贏家,不存在一方獨贏,另一方滿盤皆輸的局面。如果貿易戰擴大而且持續下去,這對美國經濟並非是好事。而且美國國債規模也已經超過21萬億美元,這不能讓美國好無節制的利用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發行國債來平衡財政赤字。

根據IMF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預測2018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9%,但將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由此前的2.7%下調至2.5%,而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速也從此前的3.9%均下調至3.7%。

當然,美國經濟發達,美國科技創新實力仍然保持強勁勢頭,美元的地位依然強勢,未來美國仍然能保持經濟增長。而且以美國的經濟體量,其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它的增量也是很大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美國的GDP將達到20.51萬億美元,如果如預測那般,那麼今年美國的GDP增量將超過1萬億美元。


錦繡中源


美國的經濟的增長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不能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其中的四大因素其他國家基本不可能複製。

一,減稅效應吸引投資增長。特朗普上臺後的減稅大動作。近一二十年來,共和黨每次接替民主黨上臺都要進行減稅的刺激政策,不過特朗普的減稅力度很大而已。共和黨是代表美國工商業界利益的政黨,減稅自然是共和黨上臺的政策之一。美國此次降稅幅度非常之大,達到了15%,個稅達40%,是37年來最大的一次減稅。減稅對資本的影響非常大,它直接關係到社會投資水平,也大大的刺激了國內消費增長。美國些資減稅的目的在於刺激社會投資。社會投資的增加對經濟復甦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成熟的工業國家。投資的增長意味著工作崗位的增長,特朗普減稅政策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執政兩年以來,美國增加了差不多四百萬個就業崗位,穩定的優質就業崗位就達了二百萬個左右。


二,設置貿易壁壘。投資的增長意味著企業生產能力增加,產品增加。產品的增加也意味著需求市場的縮小。美國作為貿易大國,不只是消費貿易,更多的是尋求市場,不過美國的產品大多是高附加值耐用產品,不是日常消費品。發達國家同樣在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所以在爭奪市場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隨著發展中國家產業的轉型升級,高端高附加值產品增加較快,這就與傳統高技術製造業的美國發生踫撞,而美國產品在同質異價上輸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所以美國針對中國搞高關稅就不足為奇。中美的貿易戰意味著美國單方面關閉市場,即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政府這種做法,這當然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長久,因為缺乏充分競爭的市場是不可能持久的。十指連心,特朗普想保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但同樣傷害到美國的農業和貿易業等。這實際上是硬拿農業和貿易的就業崗位和利潤去補工業產業的漏洞。真可謂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美國的貿易壁壘,從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美國中低端製造業的信心,從來增強了投資拉昇。上面我們也論述過共和黨是工商業界的利益政黨,所以不惜犧牲農牧業的利益。雖然農牧業產值沒有工業強,但出口份額也有幾千億美元。



二,美國科技創新實力保持強勁勢頭。美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摩擦己經不是一天兩天,與世界的貿易摩擦也不是一天兩天,全世界每天都會發展產業轉型。但科技實力才是產業轉型的關鍵,也決定貿易競爭力的關鍵。美國的科技產業投入一直領先於世界的,如蘋果,高通,臉上書等,每年的投入都非常巨大。今年,蘋果公司的產值己突破一萬億美元。亞洲發達國家韓國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一萬億多美元。可見美國的科技產業的長勢非常的強勁,在減稅的效應下,競爭力會更加的擴大。

三,高端製造業是美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美國的經濟強勁增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美國高科技產品沒有替代性。美國佔全世界高附加值產業的大半以上,這是個事實。美國高端制業對美國經濟的拉昇作用巨大,也是保持美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四,美元的強勢地位。美聯儲的加息政策。美聯儲今年己兩次加息,加息維持了美國的通脹率,也極大地配合了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和貿易政策。美聯儲的頻繁加息,保證了美元的強勢,保證了投資增長,維持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復甦,拉昇作用非常之大。


神碼人生


美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不全是貿易戰的功勞。美國經濟在2008年發生經濟危機以後,一直比較低迷,在奧巴馬第二任的時候,才逐漸有點起色,慢慢走出低谷,進入恢復性上漲狀態,只是上漲速度比較慢而已,就像跑步一樣,一開始速度起不來,後面才能逐漸加速。

特朗普上任之後,一系列的減稅政策以及貿易戰打法,使得美國本土投資環境大大改善,企業家投資熱情增加,經濟發展勢頭逐漸進入“加速度”狀態,今年第三季度失業率只有3.5%,為近年以來歷史最低!GDP增速為4%,也是近年最高的速度。

也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使得美聯儲擔心這種過快的經濟增速會使美國經濟發展的後續動力出現“透支”情況,所以連續“踩剎車”,不斷加息,希望”降降溫”。

這種加息的舉動卻會影響實體企業的利潤空間,降低實體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因此特朗普非常不滿。採用更多的減稅政策,來抵消美聯儲加息對實體企業的衝擊。甚至會激發特朗普對打貿易戰的想法更堅定,在他的理念中,這樣做,可以迫使更多的企業在美國投資。

總之,目前看美國經濟發展勢頭確實非常好,但是不是進入“最後衝刺”速度,什麼時候開始進入“減速期”,這些我們暫時不好判斷。


黃半仙他爹


這是自然的,一點不奇怪,因為美國是輸入商品多,而輸出商品少,因為虛擬經濟與服務業佔據了絕大多數份額,而製造業因為人工最低工資16美/小時,競爭優勢自動喪失,雖然說生產效率非常高,但無奈何,人工成本已經抵消了效率高的優勢,美國企業紛紛遷往海外建工廠,然後產品銷售又運回本土。

貿易戰後高額的關稅,本國對實體制造業降稅達三分之一,讓製造業企業有利可圖,讓海外企業被迫回遷補缺口,本土市場需求不減,由於本土製造,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迅速發展,就業猛增,個人納稅量也猛增,企業多了,自然稅收就開源了,同時帶動了經濟,刺激了消費。

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失業人數領救濟金的人在不斷減少,政府財政支出也隨之減少了開支。

由於就業壓力減少,消費市場火爆,消費稅自然又增加了,廣開源減節流,良性循環,經濟以消費市場為主導地位,更平穩,更有活力。更持久性。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輸出的高科技產品如芯片及軟件技術含量太高,,航空大飛機及航空發動機與航電系統性軟件,其它國家又是必須要擁有的,不然會趴窩的,這些產品利潤空間非常大,關稅基本起不了作用,反而使本國企業成本大幅上升,而失去了利潤空間。根本就不賺錢。





隨雨飄渺


如今,各國都陷入了貿易爭端,世界貿易局勢日益緊張,但美國經濟表現卻不一般,美國至7月7日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21.4萬人為2月以來新低,此外,失業率維持4%也為18年以來的低位水平。

美國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4.1%,為2014年以來最佳增速,遠超金融危機爆發後2%的平均水平,現在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按照現在美聯儲機構的預測會接近5%,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真的能讓美國經濟騰飛?

1、一個季度的經濟增速並不能說明什麼

雖然美國第二季度增速高達4.1%,但這只是單個季度的增速,2014年美國二、三季度環比增速分別是5.1%和4.9%,也沒見美國當時經濟有多好。經濟暫時的強勁增長其實並不重要,關鍵要看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是來自個人消費和出口。個人消費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了2.69個百分點,淨出口貢獻了1.06個百分點,二者合計貢獻了3.75個百分點。這與特朗普的兩大政策有關:一是減稅刺激消費,二是商品稅刺激提前出口,但這兩個因素註定無法長久保持。

2、全球經濟受擾,美國也別想獨善其身

在全球經濟增速下降的大環境下,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其經濟必然無法強勢增長。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對華及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也會打擊美國經濟。

第一,美國進口成本上升將抬高消費物價,從而實際減少民眾收入,使消費受到壓抑;第二,下游產業成本上升將導致生產下降、失業增加;第三,進口的縮減將減少港口、倉儲、物流、批發和零售行業的就業;第四,單邊關稅阻隔了全球供應鏈,將給美國研發、金融等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第五,消費物價的上升將加劇通脹。7月份美國核心CPI同比上漲2.4%,已接近美聯儲設定的2.5%的通脹門檻。如果這一漲幅繼續提升,美聯儲加息概率將擴大,從而抑制經濟增長。

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在半年後進一步顯現出來。

3、特朗普各種搞事其實還是為了穩固政治地位

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的強勢表現顯然增加了美方在貿易戰當中的資本,藉助於經濟發展成績、失業率的下降、減稅法案創造的實惠等,特朗普在國內實現了超過45%的總支持率和88%的黨內支持率。

同時特朗普還許下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的承諾,在當前美國備戰中期選舉的背景下,特朗普一定還會繼續動用國內國際等政策資源穩定經濟成績,博取選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