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從成都到經西昌,終到瀘沽湖;一場與探嶽的西行之旅,所為一場瀘沽湖畔的西區發佈會。但對於一路隨行的筆者而言,這一趟探嶽自駕&西區上市之行,更像是一場與探嶽在紅塵外的修行。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從出發開始

對於早已經見過面的探嶽,此番的西區發佈,更像是一場深度與探嶽的交流會。雙十一剛過的第二天清晨,便早早起了床,與探嶽打了個照面,車隊隨時準備出發。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近距離看向探嶽的頭一眼,從它明顯的前臉線條上,就能更明白德系SUV緣何而來的硬朗。本次試駕的車型為380TSI頂配版本,前後尾部的LED大燈組尤為顯眼,特別是38個LED尾燈矩陣的設計值得關注一下。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小小斟酌了探嶽的外觀,推著行李就準備放到尾箱。由於是尾車的緣故,車內早已有了不少的團隊補給品,同時一行四人的行李也相當豐富。打開尾箱,此前關於行李的擔憂就消去了。探嶽尾箱的565L常規容積,完全能夠應付四個20寸行李箱的搭載,至於放開後排後的1590L容積,更能應付多種場景的出行。對於裝載能力,中型SUV定位的探嶽,倒讓筆者有些意外。

高速路面的體會

車隊有序駛出酒店,第一段的行程直接簡單,更多的體會留給城市路面。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目的地西昌,距離450km左右,途徑繞城、雅西高速,全程的行駛基本都保持在中高速狀態。探嶽的駕駛感受,與傳統的德系SUV有所不同,從油門到轉向,再到整車的形式質感,最大的體會就是“輕”。這一點在城市人群看來,興許就是“好開”的代名詞,看個人喜好。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動力方面的表現沒得說;其頂配380版本的車型,搭載的是EA888 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62Kw,最大扭矩更是達到350Nm。在高速上輕輕一腳油門就能感受到澎湃的動力輸出,與此匹配的7速雙離合反應還算靈敏,即踩即有,絲毫不會有一臺“大車”帶來的動力延遲感。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探嶽在高速狀態下的NVH表現,並不算太優秀。風燥與胎噪的控制還算好,但發動機的噪音的確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同時偏輕的駕駛感受,讓高速下的行駛厚重感打了些折扣;但畢竟是一臺德系SUV,同級之中的行駛感受仍舊有優勢。

複雜路面的感受

一天的高速行駛後,當晚宿西昌,第二天一早便出發,向著終點瀘沽湖進發。這一段的路程,興許才是此番西行的重點。延綿的山路與較為多變的路況,對駕駛者與探嶽都是一種考驗。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出了西昌一小會兒,便開始了山路的行駛。第二日選擇了在後排乘坐,為深度感受一下底盤的反饋。出人意料的是,後排乘坐空間的感受首先讓筆者驚訝;180cm的個子,在後排翹了個二郎腿,坐的異常伸展。具體還是聊聊底盤的反應,先軟後硬的懸掛提交,底盤給人感受與途觀L同出一撤,的確為照顧城市舒適出行群體為主。具體的表現來說,小顛簸的處理很自然,後排反應極小,但較大的起伏或急轉向時,後排的感受就有點直接。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山路的考驗,操控部分自然要再提提。前面說到整體的駕駛感受很“輕”,這一點到了山路上就發揮出了優勢;精準的方向盤控制,讓駕駛者在山路上都能有比較極限的操作。關鍵在於,探嶽本身的反應讓人也相當放心,從車身姿態到轉向支撐等方面,都體現出了德系SUV的優勢。


一路西行只為“探嶽”,這些體會很深刻!


最深刻的一段體會,自然是非鋪裝路面下的駕駛。探嶽的中高配車型搭載有4motion四驅系統,並配有4種公路模式、2種越野模式和雪地模式可選。在一段上下坡的碎石路上,探嶽的表現還算可以,但筆者給它的定位仍舊為:不適合高強度越野,但玩玩足夠。大眾的越野模式調教本就具有專業水準,電子限滑系統、陡坡緩降等功能也足夠先進,但問題終在底盤調教方面的取捨。

最後來說

一趟瀘沽湖的西行,對探嶽的體會自然更為全面。簡單評價探嶽:即為一汽大眾的重點戰略車型,同時綜合表現全面,價格方面也相當到位。至於選擇哪一款,四驅不可無的前提下,2.0T低功版本的豪華版車型與2.0T高功R-line版本為優選。至於18萬就能買到的1.4T入門版車型,也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