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德:教育家不能像表演家 學校不需要“吆喝”

《易經》曰:“天一生水”;古人云:“天人合一”,天一中學給人的第一印象正如其名,古樸典雅、意蘊悠長。令人矚目不僅是不俗的校名,還有這所中學出眾的辦學成績。作為江蘇省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六十多年來,天一中學培養出了無數的頂尖人才,被譽為“無錫拔尖創新人才的搖籃”。

2004年,錫山區政府投資4億建設該校新校區,校園佔地450畝,有假山飛瀑曲橋,有池中游魚戲水,生態園、氣象站、金蘋果、文化走廊……在這個風景如畫的校園內,光明網記者專訪了天一中學校長沈茂德,談及當下輿論熱議的超級中學、高考改革、新課改以及教育理念等話題,這所江蘇省四星級中學“掌門人”有著不一般的看法。

沈茂德,1958年生,江蘇無錫人,江蘇省天一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十一屆人大代表。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江南大學特聘教授。

關於“超級中學”——不要以某些地區的“超級中學”來否定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成就

光明教育:部分省市存在一些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生源質量遠超出其他學校的“超級中學”。這些中學吸納大量優質資源備受爭議,被認為妨礙教育均衡,您作為一所著名重點中學的校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沈茂德:“超級中學”的現象在中國確實存在,但在江蘇不存在。在江蘇沒有一所學校考清華北大能超過30個,比如,像天一中學這樣的四星級學校,全省就有兩百多所。

我認為,江蘇辦學條件的優化是本地區經濟支撐下發展出來,而不是像有些地區集中財力物力畸形發展。高位均衡化是無錫教育一個比較明顯特色。當地經濟條件也完全有條件支撐這樣學校發展,在無錫,像天一中學這樣的好學校不是一個,而是一批。

因此,不能因為某些地區的超級中學來否定另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成就。我個人認為無錫甚至還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因為它有這樣的經濟條件,教育一定是和經濟基礎相聯繫。無錫教育模式不一定在全國推廣,但它一定是教育發展一種方向。

關於高考改革和課程改革——不要把某些“變化”和“折騰”當成“教育改革”

光明教育:今年9月份教育部發布招考改革方案,各界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招考改革將給中學的教學和育人模式提出嚴峻的挑戰,您是如何看待當前的考試和課程改革的?

沈茂德:為什麼我們的高考改革這麼艱難?國家花了這麼多力氣,專家學者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最後高考方案還是得到種種批評。回顧八十年代中期到現在的改革,無論是教育現代化、素質教育還是課程改革,我們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缺乏系統性的設計和整體改革。

比如高考改革,我們總是在考慮到考幾門課?三門還是五門?100分還是150分?這些都只是技術上的變化,如果是某一兩個點的改革或者是技術的變革,不可能形成實質性的變化。真正的高考變革是要把錄取權還給大學,讓大學自由招生,讓學生自由選擇。

還有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我們不要把一些變化甚至折騰理解為改革,我們的教育不要在廢墟上重建,過分去追求創新。教育到底應該是創新還是迴歸? 我的觀點是教育應該回歸,回到學校本來面目回到教育的本源,回到培養人才這個核心上。

比如,近些年有些課程改革比較折騰。最近十年出了多少“XX模式”,這些模式最後都煙消雲散。學校應該寧靜一點,學校不是超市,不需要吆喝;不是劇院,不需要表演。教育家不能像表演家,有些教育家是“表演式”的教育家,這些人只會熱鬧一時,不會永恆。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說過,“折騰的企業一定不會永久”,教育亦是如此。

關於教育理念——我們並不缺乏拔尖創新人才的“種子” 缺的是合適的氣候和土壤

光明教育:您從事教育工作這麼多年,能否介紹下您的教育理念和育人觀?

沈茂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考慮兩個問題 :一是要培養什麼樣的人;二是要如何培養。所有的改革都離不開這兩個問題。呼應這兩個問題有三個關鍵因素:種子、氣候和土壤。

首先是種子,指的就是學生。第一,我們要認可學生個體是有差異的。教育的問題表面上看是負擔重、作業考試多。但實質上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可以概括為九個字:一刀切、同步走和標準化。第二,要認可人的潛力無限。我們現在把所有的學生看成是一種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考,這當中個體差異太大了,有的學生根本考不上,有的學生就沒問題。

其次是氣候和土壤。氣候指的文化,一個孩子的成長浸透在社會文化當中。比如我們文化中"聽話"元素非常不利於卓越人才的湧現。中國孩子只要一懂事,就要被教育:在家聽父母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單位聽領導的話——連用了三個聽話。然而,"聽話"會扼殺創造力。此外,浮躁的文化、拜金主義等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

土壤指的是孩子所處的小環境,即家庭和學校環境。其實,我們並不缺乏拔尖創新人才的種子,需要的是合適的氣候和土壤。就學校教育來說,學校文化就是氣候,學校課程就是土壤。

我們著力於學校文化和學校課程的建設。天一設計很多超越學科的課程,名人課堂等,這些課程符合學生個性的發展,從學科課程走向豐富課程,也是我國課程改革的下一步方向。作為校長,我考慮的不是升學率和高考,而是如何讓校園生活的豐富,讓學生髮展的更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