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三大表達細節,簡單好用!

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作家蕭伯納曾說:【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的修飾的再好,在表達語調時也是無能為力的。例如【是】字,可以有五十種說法,【是不是】也許也是五百種說法,可是寫法只有一種。

蕭伯納的話很貼切地表達出了這樣的一個道理:語言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相同的內容,如果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者是相同的表達方式,用不同的語調和不同的節奏,就能表達出不同的態度和情感立場。正如高爾基所說,要【使得每一句話都能歌唱】。語音學家萊特說:【有時候,同樣的內容,不同的語調和節奏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使語言接受者產生不同的反應】那麼,在培養口才的時候,我們應該在活的語調和節奏上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語意技巧:不同的語調有不同的意義

語調是聲和氣的結合,不同的語意是某一種聲和氣在人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社會性和穩定性,是約定俗成的。語調包括思想感情、聲音形式兩個方面。它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只能遵循這一特點,而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地違背它或改變它。

用語調錶達不同的感情時要注意語言、語義、演講的場景和主題,注意語氣與措辭的一致以及語氣之間的協調,這樣,談話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好口才三大表達細節,簡單好用!

二、語言技巧:如何在說話中運用突兀語言

有些人善於在說話的開頭語出驚人,突兀而起,並配以起伏變化的語調使演講展現出一種神秘的色彩,一下子就能把聽眾震住。這樣既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又能確定演講的情感基調。比如下面的例子:

1941年7月3日史達林《廣播演講》的開頭:

希特勒德國從6月22日向我們祖國發動的背信棄義的軍事進攻,正在繼續著。雖然紅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敵人的精銳師團和他們的精銳空軍部隊已被擊潰,被埋葬在戰場上,但是敵人又往前線調來了主力軍,繼續向前闖進……

這樣的開頭,有驚人的事情說起,令聽眾為之驚歎。

使用突兀的語言,不僅需要大量的知識作為語言的支撐,更為重要的是掌握使用方法。一般來說,突破語言的出現,是為了增強語言的效果,使聽眾在【陌生化】的語言環境中感受你說的話的魅力,因此,運用突兀而起的語言時要注意與後面的容配合得當,否則會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好口才三大表達細節,簡單好用!

三、節奏技巧:節奏適中有助於聽眾的理解

聽口才出色的人說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這是因為他們在說話時,抑揚頓挫,就像一個優秀的指揮家,將語言的節奏當做一種優當做一首優美的交響樂指揮,演奏出扣人心絃的樂曲。在運用節奏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高亢的節奏。高亢的節奏能營造出威武雄壯的效果,在用這種節奏演講時,演講者發出偏高的聲音,語氣的起伏較大。高亢的節奏能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和鼓動性,使得聽眾熱血沸騰。這樣的節奏適合於敘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佈重要決定使人激動的事。

(二)低沉的節奏。這種節奏和高亢的節奏正好相反,是為了營造一種低沉、莊嚴的氣氛,說話者通常使用較低的聲音,低緩、沉悶,語流偏慢,語氣壓抑。這種節奏經常在一些鄭重的環境中應用,例如悲劇色彩的事件敘述,或慰問、懷念、弔唁等。

(三)凝重的節奏。

它介於高行高亢和低沉之間,聲音適中,語氣適當。重點詞語清晰沉穩,比較中庸。這種節奏每個字都要用重音來讀,以展現出一種自一字千鈞的感覺,大多用於一些問題的發表、議論。

(四)輕快的節奏。這種節奏是大部分談話者的常用的,這樣的節奏比較適合大眾,容易使人產生融入感。日常性的對話、一般性的辯論,都是可以使用這種節奏。

(五)緊張的節奏。它通常運用比較快的語速來表達,往往帶有一種迫切、緊急的情緒。每句話之間沒有長時間的停頓,其目的是為了引起聽眾的緊張感和注意力。一般用重要情況的彙報,或者是必須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實申辯等。

(六)舒緩的節奏。和之前的緊張節奏正好相反,它是一種穩重、緩慢、舒展的表達方式。聲音不高也不低,語速從容,給人一種安心悠閒的感覺。一般的說明性、解釋性的敘述、學術探討等類型的演講都可以運用這種節奏。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不同的語言節奏有時可以改變一個演講的性質,作為一名談話者,根據說話的內容和性質選擇是合適的節奏,才能達到談話的效果和目的。

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口才表達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好的口才也是由許許多多不起眼的細節構成的。所以,注意每一處的口才細節,我們才能練就完美的口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