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或迎來最強對手?!“傍名牌”商標該何去何從?

拼多多上市的一個多月中,股價在“天堂和地獄”之間轉了個來回,一晃又回到了起點,黃崢可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所要面對的“最大的對手”並不是阿里或京東,而是他自己的複製者——意圖“顛覆”社交電商平臺的拼少少。

拼多多或迎來最強對手?!“傍名牌”商標該何去何從?

“真兄弟”還是“傍名牌”?

該平臺不僅購買了“pinshaoshao”的域名,連“拼少少”的商標都申請了,通過國家商標總局官網查詢可以發現,拼少少平臺所屬的深圳虹新零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8月6日提交了11枚“拼少少”商標註冊申請,雖然目前都處於等待受理通知書發文的階段,但從商標申請類別來看,顯然是“對標拼多多”衝著社交電商去的。

曾經的黃崢在見識到“常識的力量”後,清楚地知道“五環外的人群”需要“便宜、好用”的商品,而即將上線的拼少少希望“讓用戶花最少的錢,買到優質價廉的商品”,不得不說這和拼多多的初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拼多多或迎來最強對手?!“傍名牌”商標該何去何從?

雖然拼少少的創始人和黃崢一樣都有著“崇高的使命感”,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它更可能是在“傍名牌”,除了“拼少少”的商標,深圳虹新零售公司還註冊了“抖音之夜”、“抖音達人之夜”、“抖音狂歡夜”等商標,因此該公司蹭品牌的嫌疑還是比較大的。

為什麼市場上“傍名牌”這麼囂張呢?

上個月,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文稱,將加大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力度,實現全鏈條打擊,包括“傍名牌”在內的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商標侵權、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就被列為重點打擊目標。

拼多多或迎來最強對手?!“傍名牌”商標該何去何從?

“傍名牌”的現象有多令人深惡痛絕,想必拼多多的廣大用戶是很有發言權的,即便是已經“銷聲匿跡”的“康帥傅、雷碧、旺子牛奶”們,應該也有許多人中過招。為何當下市場上“傍名牌”的現象屢打屢現,如此猖獗呢?這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有很大的關係。

“三五個人,一把螺絲刀,老闆開上奔馳寶馬”,這是媒體所揭露的山寨大軍中的一角。侵權成本過低而維權代價太高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很大程度上也反過來給了廠商許多“鑽空”的空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傍名牌”式侵權在調查取證上非常困難,許多這種“三五個人”的小作坊隱蔽在城市和鄉村中生產,所製造的產品通過代理商幾經週轉後流入市場。等到發現時,通過山寨產品又很難查找到真正的生產源頭。而對於被侵權的企業來說,處理這類侵權案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企業根本無力抽出專人處理,因此市場上才會有如此多的假名牌產品。

拼多多或迎來最強對手?!“傍名牌”商標該何去何從?

打鐵還需自身硬,“傍名牌”不是可持續發展

拼多多的上市一定意義上喚醒了大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知,而我國在這方面依舊任重而道遠。雖然法律法規在不斷地完善中,諸如北京互聯網法院等維權部門也在增加著,但遏制惡意註冊,從根源上杜絕“傍名牌”式侵權還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亡”,那些“傍名牌”的商標,無論是簡單直接地照貓畫虎,還是煞費苦心地構思設計,侵權就是侵權,這絕不是應該去提倡和鼓勵的行為做法。廣大的商標申請人與其費盡心思,心存僥倖地企圖在註冊流程上“撿漏”、“鑽空”,不如“多一些真誠,少一點套路”,只要認認真真地想商標、踏踏實實地做品牌,一樣可以成就屬於自己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