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國慶節前夕,隨著兆易創新發布的一則《重大資產重組標的涉及訴訟事項的公告》,中國芯片行業專利問題再起波瀾。

兆易創新在該公告中稱,其收到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標的上海思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告知函》,獲悉上海思立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被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侵犯專利權訴訟至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索賠人民幣共計2.1億,以及匯頂為制止侵權行為而花費的合理費用共計150萬元。

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被起訴的三項專利都是業界通用技術?

根據公告信息,匯頂科技就指紋識別相關的兩項發明專利和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分三起案件起訴思立微及深圳市鼎芯無限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兩者停止侵犯專利,包括但不限於製造、使用、銷售被控侵權產品的行為,並立即銷燬相關的侵權產品。

匯頂科技訴稱,涉案的三項專利分別為:

1、於2017年11月24日獲得的專利號為ZL201410204545.4,名為“基於指紋識別的終端及其待機狀態下的登錄方法、系統”的發明專利。

2、於2017年12月19日獲得的專利號為ZL201410105847.6 ,名為“電容指紋感應電路和感應器”的發明專利。

3、於2018年2月23日獲得的專利號為ZL201720925097.6 ,名為“硅通孔芯片的二次封裝體”的實用新型專利。

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對於匯頂科技的起訴,思立微在9月29日回應稱,涉訴三項專利分屬信息處理電路設計、封裝及終端系統實現,在所屬領域皆為業界已非常通用的技術。在此三項專利申請日前,相關技術已存在於多項公開文獻及應用於多款公眾產品中。我司認為該三項專利不符合創造性、新穎性要求,並擬對其申請宣告專利無效。

思立微在回應的公告中聲明,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在觸控、指紋和高效生物識別傳感器領域等紮實深耕,實事求是,沒有言過其實的宣傳。所設計產品皆基於自主研發技術,製造涉訴電容指紋產品時所用的相關技術已經是公開和公知信息,並未侵犯任何專利或專有技術。

而對於匯頂科技的訴訟,思立微還放出狠話,稱:我司有充分理由質疑上述競爭對手提起專利權糾紛訴訟的目的和用意,我司將積極應對,通過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事件並不簡單,OPPO也牽扯其中?

2013年9月蘋果發佈搭載正面指紋識別技術的iPhone 5s後,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就開始推出帶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其中也包括OPPO。

2018年6月19日,OPPO在巴黎盧浮宮舉辦了OPPO Find X全球發佈會,這款將藝術與科技巧妙結合的產品一經發布就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與熱議,而OPPO在Find X上所展現出的大膽創新與技術實力也讓其備受矚目,遺憾的是,我們沒能在Find X上看到期待已久的屏幕指紋技術。

上個月,在經歷R15與Find X連續“跳票”屏幕指紋後,OPPO終於在最新發布的R17上搭載了屏幕指紋功能,而該技術的相關芯片恰恰是由思立微獨家供貨的。

為何說OPPO可能也牽扯其中呢?這是因為匯頂科技曾經是OPPO的供應商。上個月業內爆出,由於匯頂科技承諾給OPPO的供貨未能按時交貨,導致OPPO因此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OPPO對匯頂科技發出“封殺令”,宣佈在5年之內將匯頂科技列入供應商黑名單。

根據OPPO發佈的信息,不難猜出受匯頂科技供貨影響的機型就是R17,為此,OPPO最終不得不在“R17項目”上採用另一家屏幕指紋供應商——思立微,而對於思立微所提供的產品,用戶的反饋卻褒貶不一,許多R17系列用戶稱手機存在評下指紋解鎖不靈敏、識別成功率低等問題。

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意有所指?上游產業的“站隊”與廝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OPPO已經位居國內手機廠商出貨量第二名,僅次於華為。對於匯頂科技來說,OPPO絕非一般的小客戶,而OPPO在當時的通知信中稱,匯頂科技是為了保證其他客戶使用的優先性,才把向OPPO承諾的批量供貨時間推遲了3個月,導致項目無法開展。

作為國內指紋識別的龍頭,匯頂科技擁有眾多客戶,諸如小米、華為、魅族、VIVO等廠商均是採用匯頂科技所提供的芯片。而對於延遲供貨一事,匯頂科技並未作出正面回應,只是表達歉意並期待未來仍有機會合作。

假設匯頂科技確實是迫於其他廠商供貨壓力,為保證其優先性而選擇對OPPO延遲交貨,那麼是哪家客戶其實也不難猜,無非就是華為、小米和VIVO,而眾所周知的,VIVO和OPPO又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應該就是小米或者華為。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格局已趨於穩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標誌著行業開始進入寒冬期,幾家頭部的廠商競爭日趨白熱化,為了拉開彼此的賣點以及競爭優勢,更多的廠商開始依賴少數的上游零部件供應商所提供的技術創新,比如蘋果的OLED全面屏,VIVO屏下指紋,OPPO升潛式攝像頭等等。

因OPPO R17供貨問題,竟牽一場2.1億元的屏下指紋專利大戰

匯頂科技選擇在此時出手也值得深思,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市場早已無利可圖,而新的基於光學的屏下指紋市場由於技術門檻較高,並且此前只有匯頂科技和Synaptics兩家供應商擁有,所以匯頂科技才能在國內屏幕指紋領域站到龍頭位置。

至於思立微,華為是其最大的客戶,如果因為這次專利糾紛而對其之間的合作關係產生影響,恐怕思立微將陷入危機之中。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於此次專利糾紛,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中國的芯片行業恐怕將再起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