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一代情懷黑莓,與Facebook專利糾紛再次升級,這次你站誰?

BlackBerry意為“黑莓”,是一家來自加拿大的通信公司,它成立於1984年,公司的前稱為Research in Motion (RIM)。遠在智能手機崛起之前,BlackBerry就曾和NOKIA、Motorola在移動通訊設備領域“三分天下”。

曾經的一代情懷黑莓,與Facebook專利糾紛再次升級,這次你站誰?

BlackBerry的第一款手機雖然是在1999年推出的,但它真正成名卻是因為“911事件”。手機良好的保安性能是BlackBerry的最大特點,2001年災難性的“911”事件爆發導致美國的網絡通信幾乎全線癱瘓,而當時的BlackBerry卻“不受影響”,能夠及時的傳遞出現場的信息。原因就在於BlackBerry獨特的“無線互聯”功能,美國副總統切尼靠著這項功能實時接收著現場的情況。憑藉在“關鍵時刻”的優異表現,BlackBerry迅速的獲得了美國眾多商務人士的認可,並在美國掀起一陣BlackBerry的熱潮。

此後的幾年裡BlackBerry可謂是風光無限,從商務人士到政府要員,甚至總統都對其推崇備至。到了2006年,BlackBerry已經佔據了美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當時的市場佔有率高達48%)。雖然2007年第一款iPhone的推出並未對BlackBerry造成太大的衝擊,但是隨著谷歌的Android系統的問世,BlackBerry和NOKIA等舊時代的霸主們很快地就被正式“宣判死刑”了。

曾經的一代情懷黑莓,與Facebook專利糾紛再次升級,這次你站誰?

在BlackBerry走向沒落之前有一首插曲是值得一提的。2000年,一家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名為NTP的專利公司就一些專利的使用問題聯繫了BlackBerry,這裡面就包括了BlackBerry在“911事件”中立下大功的“無線郵件系統”。NTP在信函中表明自己擁有BlackBerry產品相關的知識產權,但BlackBerry當時的掌門人Lazaridis認為這不過是次毫無根據地“專利釣魚”罷了,並未回覆NTP的來信。

寄出去的“警告函”石沉大海後,NTP選擇了起訴BlackBerry。有趣的是,在法庭對峙時,BlackBerry向法官演示了一段據稱錄製於1988年的“無線電郵技術”影像以表明自己具有使用先例,但NTP隨即表示所涉及的影像材料是1993年錄製的。NTP毫無意外地獲得了法院“專利有效”的判決,而BlackBerry則被認定為“故意”侵權,需賠償5300萬美元。

然而BlackBerry並沒有選擇乖乖給錢,而是選擇上訴。隨後的5年裡,BlackBerry與NTP關於專利糾紛的官司打的不可開交,這場糾紛不僅耗費了大量的金錢,更使得兩家公司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和解金額的不斷攀升。更糟糕的是,如果NTP不接受和解,那麼BlackBerry就只能關掉它在美國的相關服務。2005年,BlackBerry曾打算以4.5億美元的價格與NTP達成和解,但是沒有成功。直到2006年最高法院終審駁回BlackBerry的上訴後,雙方才以6.125億美元的價格握手言和,而這個價格比當初的法院的判賠整整多出了10倍。

曾經的一代情懷黑莓,與Facebook專利糾紛再次升級,這次你站誰?

6億美元的賠償對比當時BlackBerry的400億美元市值當然“不算什麼”,但在之後三星、蘋果、HTC等智能手機廠商的前後夾擊下,足以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光環不再的BlackBerry在2016年把除了印度、印尼等少數國家和地區外的市場業務轉給了TCL,從此BlackBerry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線。直到今年,有些“破罐子破摔”的BlackBerry靈機一動,對多年來沉澱的大量專利技術打起了注意。年初,BlackBerry就曾起訴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Instagram等產品侵犯其專利,主要涉及“信息加密、電池和聊天信息顯示、聊天工具與遊戲結合”等方面。早先BlackBerry就曾指控過NOKIA侵犯了自己的11項專利,而正如Facebook所回應的那樣,BlackBerry的此舉被認為是“放棄了在創新上的努力,轉而準備對其他公司的創新徵稅”。

曾經的一代情懷黑莓,與Facebook專利糾紛再次升級,這次你站誰?

老牌的巨頭們似乎都難逃被“榨取”專利的命運,同期生NOKIA被微軟以22億美元的價格拿到專利組合的授權,Motorola也在被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後轉手拋給了聯想。如今的知識產權環境和意識已不比當年,Facebook沒有選擇坐以待斃。有消息稱,Facebook已於近日正式起訴BlackBerry,在一份長達118頁的訴訟書中指控BlackBerry在“語言消息技術”上侵犯其相關的6項專利。

曾經的科技公司手中大多握有大量的專利,有些公司甚至以此作為“生財之道”。然而專利與專利之間也有著區別,有些專利無關緊要,有些專利技術卻會成為企業的命門。如今的科技企業也只有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才能保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相信在未來,知識產權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巨頭的合作與競爭之中,而它們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往往也只是在一線之間,恰如曾經的BlackBerry與NT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