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星妈前两天看了一篇关于投掷运动的文章:投掷动作是灵长类独有的,对于人类来说,投掷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在原始生活中,原始人类比动物更胜一筹的就是会使用投掷工具,对动物进行远程攻击直到猎捕。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回过头想想,我们的祖先使用投掷来保护自己,进行捕猎,作为头脑高度发达的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运动,什么时候用过投掷这个动作?先不说孩子,身为大人的我们都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幼儿园体测投掷结果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经研究表明,男孩在投掷的各个方面都比女孩好。在投掷动作中,男女差异最大。

很多女孩甚至一生都无法拥有成熟的投掷技能。60%幼儿的动作发展阶段表,在投掷技能上可以看出60%的男孩在5岁左右就可以达到整体序列中的第5阶段,但是女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第5阶段,在下列动作中,投掷动作发展的男女差异是最显著的。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并且美国孩子的投掷发展远好于中国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在美国的运动氛围中,有四大体育联盟,有个测试TGMD-2里面就有上手投测试,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MLB美国职棒大联盟、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HL国家冰球联盟。

橄榄球、篮球、棒球都有很多投掷动作、冰球也有很多上肢技术,美国孩子从小就受到这些运动项目的熏陶,也从小玩这些充满各种投掷动作的运动。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在我们这里,职业体育联赛有篮球联赛-CBA;足球联赛-CSL,排球联赛-CVA,乒超联赛-CTTSL,羽超联赛-CBSL。投掷技术在我国职业体育联赛中的使用频率明显更低。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虽然投掷技能会受任务、环境和性别的约束,但是不要忘了任务和环境约束都是生活和教育环境所创造的,所以这正是我们家长需要引导以及幼儿园教师们需要关注的。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其实想要锻炼好孩子的投掷运动也并非难事,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们报名一些专业的幼儿棒球、网球、保龄球等投掷运动培训班。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星妈我比较注重与孩子间的互动,游戏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所以一般选择自己和孩子做一些简易的投掷活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室内外都能玩哦):

1 套圈

道具:玩具若干、小呼啦圈

若场地够大,圈可以用呼啦圈,物品可以用其他玩具等代替。在小马星球亲子迷你马拉松活动中,也专门设置了套圈环节,让孩子在收获喜悦的同时,还能锻炼上肢肌肉的力量。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2 纸球飞舞

道具:旧报纸、一定高度的网、纸箱

将旧报纸揉成团,把纸箱放到网的另一边,孩子站在纸箱相对的一边将纸团投过网并投入纸箱中。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3 保龄球

道具:塑料瓶若干、小皮球

将塑料瓶摆放好,在一定的距离外,用小球来碰击,击倒瓶子最多的为胜。注意选择的球不要太轻。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4 流星球

道具:塑料篓、绳子、流星球(小球套入旧长筒丝袜内,近球处打个结即完成)

把塑料篓系在身上,把球投向对方的塑料篓,看谁投中的球多。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5 比比谁分数高

道具:写上不同分数的纸盘若干个、沙包

纸盘里写上分数,越远的分数越高,让孩子扔沙包比谁的分数高。

孩子的运动计划中,千万别少了投掷运动

1、在投掷的活动中,应尽可能让幼儿左右手都有机会参与练习,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两侧肌肉的协调练习;

2、在掷准的练习中,幼儿掷准的距离应由远到近,掷准的目标应由大到小、由静到动;

3、为了提高和保持幼儿参与投掷活动的积极性,应经常变化投掷目标和投掷物。投掷物的选择要适合幼儿,注意其重量大小以及安全性;

4、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活动,也可以增强上肢、腰、背部等肌肉力量。锻炼上肢微微的各个关节,提高其柔韧性,促进动作准确性、协调性以及视觉运动能力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