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足聯夢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北上準備強渡大渡河。蔣介石調集兵力準備在大渡河一帶圍剿紅軍主力。他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嶽率部進擊四川西昌;大渡河左岸由川軍第24軍主力防守,該部在此地構建碉堡工事,防守堅固;大渡河以北則由第20軍、第21軍兩部防禦。



5月24日,紅軍第一師第一團到達大渡江右岸安順場。團政委黎林和團長楊得志兵分兩路,黎林率二營自渡口下游佯攻,楊得志率一營突襲駐守安順場的川軍,拿下安順場。25日晨,紅一團部隊開始強渡大渡河,劉伯承、聶榮臻指揮此次渡河。時任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2連挑選出17名戰士,組成了突擊隊,由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突擊隊分兩批衝向對岸,孫繼先率8名突擊隊員第二批渡河。突擊隊冒死登岸後,在部隊的掩護下,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增援,駐守渡口的川軍大舉潰敗,紅軍主力順利渡過大渡河。這位孫繼先營長,建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是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首任司令員,他就是山東曹縣人。

孫繼先於1911年出生于山東曹縣梁堤頭鎮。參加革命後,作戰英勇,屢立戰功。土地革命時期,曾任紅22軍64師連長,參與了第3、4次反“圍剿”鬥爭。紅軍學校結業後,就任模範師營長。1934年開徵開始後,孫繼先後紅軍先頭部隊紅1軍團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在長征途中,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孫繼先率先遣部隊一直擔當開路先鋒,參與了赤水、烏江、金沙江、大渡河戰役。1935年10月,任陝甘支隊一大隊連長,參與了直羅鎮戰役、東征作戰。後任紅1軍團第一團參謀長、紅31軍93師參謀長。

抗戰期間,孫繼先任129師386旅772團參謀長。後任山東縱隊第2支隊支隊長。1940年8月,孫繼先任第2旅長,率部轉戰沂蒙山區,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敵後鬥爭,多次粉碎日寇的掃蕩。1943年,孫繼先任山東抗大分校副校長,後任魯中軍區三分區司令員。在孫繼先指揮的葛莊戰鬥中,擊斃日偽軍近千人,俘虜敵人近400人,繳獲槍支彈藥大宗。


解放戰爭時期,孫繼先任山東野戰軍第4師師長,參戰萊蕪戰役。1947年4月任華野8縱副司令員,參戰孟良崮戰役。此後歷經泰安、洛陽、開封戰役等。1947年底,任3縱代司令員。在濟南戰役中,率部殲敵2千餘人,俘1千餘人。1948年11月,參戰淮海戰役,阻擊邱清泉兵團東進增援,有力配合了華野圍殲黃百韜部。後又參戰陳官莊圍殲杜聿明部。次年,孫繼先升任三野22軍軍長,率部渡江,解放舟山群島。

建國後,孫繼先出任第7兵團兼浙江軍區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秋,時任志願軍第20兵團代司令的孫繼先回國,出任20訓練基地司令員,受命籌建導彈試驗靶場部隊。在荒涼的西北荒漠,孫繼先率部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為祖國的核武器事業不息奮鬥,時至今日,孫繼先將軍的豪言“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依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酒泉人。

1970年,孫繼先出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離休。1990年4月,孫繼先將軍病逝,長眠於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歲月是一條河流


   吳起(約前440—前381) 衛國左氏(今曹縣韓集鎮北)人,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

  黃巢(820—884)曹州冤句(今曹縣西北)人。鹽販出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眾在長垣起義。翌年,黃巢起兵響應,率領數千農民武裝在曹州(今曹縣西北)和王仙芝勝利會師,共同宣誓,決心縱橫天下,除暴安民,實現“均平”的政治理想。

陳豐(1825~1887) 字麗清,號韶軒,曹縣魏灣鎮陳衚衕村人,光緒庚辰貢生。陳自幼聰慧,喜歡讀書,常沉醉其中,“每有所得輒快於心”。24歲考取秀才,在隨後的“科試”中,從眾多強者中脫穎而出,名震鄉里。此後,他廣交文友,勤勉好學,學業大進。在光緒六年到京城參加會試,考取貢士,由於其出色的表現,在光緒帝特批科考取士時,名登金榜。1860年,35歲時被咸豐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1863年,38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提督山東全省學政。1871年,46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修職郎、教諭。1873年,48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大學士、奉政大夫。在擔任“翰林院編修提督山東全省學政”期間,培養出了眾多優秀人才,他深切感到救國救民須從教育抓起。於是“留心韻學,務求字之正音,以教生徒。當講經書時,每於訓詁外,發明孝慈友恭之道,使學者知本,事宜敦而以實行為急務。”

   陳豐教子有方。他曾告誡子女,在讀書時不僅要學知識明道理,更要樹立“做對社會有用人才”之志向。在他的訓導下,其長子陳福興(字恭儉),懸壺濟世,精醫濟人,成為一代儒醫,名聞鄉里。其次子陳雨山(字詩源),發憤苦讀,獲取廩生(官府發給膳食津貼),與當地名流徐繼儒、李經野、陳繼漁、劉依仁等交往頗深。現存有徐為其題寫的完整對聯一幅:“洞天一品元章石,明月三人太白杯”。李、劉也皆有真跡留世。

   陳豐一生忠厚嚴謹,著述頗豐。但文革期間多被焚燬。受業門人多之又多,為表“思慕不忘”之意,特勒石立徳教碑一座。雖經社會動盪,百年滄桑,至今仍屹立於村前,其風骨猶在。

   為彰顯陳之功績,皇帝授予其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提督山東全省學政、修職郎、教諭、翰林院大學士、奉政大夫等職。現存有“恩進士”匾額一塊。



細水長流5299217


近現代,開國中將孫繼先,曹縣人。九泉衛星發射基地總指揮,張建啟將軍,曹縣人。


玉隨人生


嚳、鯀、夏禹、商湯、伊尹、萊朱、盤庚、莊周、惠施、吳起、氾勝之、燕肅、任中正、李秉、徐繼孺等


巖卉酒店用品


曹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出過很多名人,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翻閱下曹縣誌。


盛夏知了叫


吳起不是曹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