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關注|邛崍登頂珠峰第一人!聽他講述登頂背後的故事!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邛崍青年

有態度 有溫度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登 頂 珠 峰

是不是覺得這件事離你

很遙遠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登頂珠峰

咱們邛崍就有一個

他就是“熊相榮”

邛崍登頂珠峰第一人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圖/熊相榮 成功登頂

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目標,就是用來完成的

快跟文君妹兒一起去聽聽

熊相榮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珠峰的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美麗的西藏,神秘的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海拔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在那裡,無數登山愛好者心嚮往之。

2018年5月14日,中國69歲“無腿老人”夏伯渝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用一雙鋼製的假肢實現登頂珠峰夢想,他感動了無數人,也激勵了無數人。

兩天後,5月16日上午10時許,有一位邛崍人也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

他叫熊相榮,46歲,邛崍成功登頂珠峰第一人!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圖/熊相榮

5月20日,熊相榮帶著登頂珠峰的榮耀與興奮回到成都。近日,我們見到熊相榮時,眼前這位邛崍人臉上仍留著在高海拔地區被紫外線曬傷的痕跡。

“登山可不看個頭,太高大反而不適合爬山。”熊相榮笑著向我們解釋道,他整個人還遠未恢復到平時的樣子,不過從眼神中,我們能感受到這趟旅途的艱難和成功的喜悅。

熊相榮,土生土長的邛崍市前進鎮人,在成都經營著一家川內及西南地區化工、建材行業有一定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他說,自己爬山的目的非常單純,“就是想挑戰自己,為了看風景”,他享受著爬到山頂遠眺的那一刻。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圖/熊相榮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8848米的海拔高度讓人止步,但征服珠峰卻是許多登山愛好者的一個夢。

這次,熊相榮要從南坡挑戰珠穆朗瑪峰。為此熊相榮準備了多年。

2002年元旦節期間,熊相榮第一次登山就成功登頂海拔5588米的四川雪寶頂。接下來,熊相榮先後征服了海拔7509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海拔6178米的青海玉珠峰、海拔5895米的非洲乞力馬扎羅山、海拔6250米的四川四姑娘山及海拔5286米的三奧雪山,還有印尼的好幾座火山。

“爬珠峰主要靠兩方面:體能和心肺功能。”熊相榮說,為了能鍛鍊這兩項功能,他每年都會去跑馬拉松。

8600多米遭遇大風 抱著遺憾回成都

2017年5月,試圖從南坡登頂珠峰的熊相榮從雙流機場出發,前往尼泊爾珠峰大本營,這裡海拔5360米。大本營之上,還有4個營地,一號營地海拔5980米、二號營地6400米、三號營地7200米、四號營地8000米。到了大本營,他和各地來的隊友就要進行適應性訓練,並等待風力最小的窗口期。

熊相榮說,每年4月初到5月底春天登山季,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公司登山隊員陸陸續續到達大本營。

登珠峰危險性指數相當高。幾十年高山探索,近300人殞命珠峰。沒人知道珠峰到底收納了多少屍體,他們或深陷冰縫之中,或永埋積雪之下,難尋蹤跡……但也有些,定格在了遇難之地,赫然在目,成為珠峰攀登途中的“路標”。 這些生命鑄成的“路標”,大多散佈在海拔8000+的“死亡地帶”。

這個區域的有效氧含量大概只有平地的30%,即便攜帶氧氣瓶,在這種低壓、極寒的環境中,正常人也會行動滯笨,呼吸困難,甚至智商都會受到影響。在這裡遇險,幾乎沒人有餘力提供救助。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無論前途是多麼危險,還是難以阻止登山者征服的腳步。

在海拔5300米的大本營,差不多需要拉練一個月。然後還有半個月等待衝頂窗口期,之後逐漸爬到6000米、7000米、然後是8000米的營地,最後登頂8848米!

5月10日,珠峰發生年度最大雪崩,所幸隊員均無大礙。由於最後衝頂階段,天氣急轉惡劣,嚮導夏爾巴為了大家安全,建議撤離。

“在上到8600多米的時候,遇上大風,撤離下山。”熊相榮說,他們一共15個人,兩人被凍傷,夏爾巴很堅決地說,“不能再走了,要死人的。”

下撤過程中險象環生。為了留下一張圖片,熊相榮脫掉手套的那一瞬間手指被凍傷,被大風吹得倒退五六米,差點就摔下懸崖。

熊相榮抱著遺憾回到成都,重新提交報名表,希望完成自己的珠峰夢。

7800米的陡坡上 夏伯渝給熊相榮他們加油

和去年一樣,2018年4月8日,熊相榮早早就到達了尼泊爾。熊相榮參加的這支登山隊共15人,來自中國各地。

而每一個珠峰攀登者都要參加的煨桑儀式,由珠峰大喇嘛主持祈福,祈福所有登山隊友和夏爾巴平安登頂回來。

接下來就開始等待每年只有五月份才有的珠峰登頂衝頂窗口期。在等待窗口期中,他們開始為期40多天的適應訓練,“適應—拉練—再適應—再拉練”。

在平原地區生活的我們可能根本無法想象,海拔5000多米上,熊相榮一邊在不斷適應高原,另一方面還要進行持續的拉練。“主要還是拉練很難熬,每天吃牛羊肉和土豆,海拔太高吃不下,覺也睡不好,頭暈。”回想起那段時間裡,熊相榮苦笑著說,“吃飯成為了完成任務,而且根本沒有食慾,吃啥都不香。”

熊相榮說,在拉練途中曾偶遇我國著名殘疾人登山家、69歲高齡的夏伯渝,他還跟夏伯渝合了影。

有資料顯示,在珠峰南坡一共發生了80起攀登事故,其中30%都在昆布冰川。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圖/熊相榮 珠峰就在面前

珠峰路上儘管艱難險阻,熊相榮所在的團隊研究決定,於當地時間11日凌晨五點出發衝頂。

連體羽絨服、高幫登山靴、帽子、雪鏡、手套、氧氣瓶、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能量食品,還有冰爪、冰鎬……熊相榮全副武裝!“穿上鞋一隻腳就有四五斤重,全套裝備下來要30多斤。”熊相榮時刻顧著安全,集中精力迎接來自眼前的挑戰。

再次遇到夏伯渝,是在海拔7800米的一個陡坡,夏伯渝下山,熊相榮他們上山。這時候,大家都知道夏伯渝登頂成功了。“祝賀你,夏老師,你是我們的驕傲。”熊相榮一邊錄視頻,一邊衝著夏伯渝喊。夏伯渝下了坡,給他們打氣說:“太累了!你們加油吧!我要下去了!”

8600多米的南峰頂 熊相榮氧氣管子扭曲被堵住

今年的窗口期,集中在5月中旬,很多人在這幾天集中衝頂。

就在到達海拔8600多米的南峰頂後,突發情況發生了!原本緩緩移動的隊伍突然停了下來,開始擁堵了。

在這個位置,要先下到著名的“希拉里臺階”,然後再衝頂。“希拉里臺階”被認為是南坡衝頂日最難的一段,腳下就是萬丈懸崖。這裡非常狹窄,只能容一人通過。正常情況,從希拉里臺階到頂峰也就一個多小時,但到了這裡,隊伍行走很緩慢,登頂和下撤的人在這裡相遇,只能依次排行通過。

熊相榮說這叫“過命之交”。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圖/熊相榮 登頂途中

就是這次擁堵,反倒是救了熊相榮的命。在南峰頂的位置慢慢挪了一段時間後,他開始困得不行,很想睡覺,呼吸也越來越重。可他當時並不知道,連接氧氣罩與氧氣罐的管子發生了扭曲,堵住了。吸不到罐中的氧氣,他呼出氣體也因為溫差在氧氣罩上結成了冰,這樣裡外都堵住了,情況萬分危急,但卻渾然不知。

就在這時,停下來的隊伍中,一個外國人看到並觀察到了拳頭大小的冰塊,趕緊幫著除冰,然後重新穿戴氧氣。

“頓時就覺得呼吸輕鬆了,太危險了,不是那個外國朋友,我真的可能就回不來了。”熊相榮說,當時也為自己捏把汗,一路上,他看到了兩個登山者就是保持著休息的姿勢去世的,現在卻成了登珠峰的路標。

跨越萬丈懸崖 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

攀登珠峰,並非易事,最重要的就是天氣。“不論你準備了多久,花了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最後還得看天氣。”

最後那天,沒有風,氣溫零下25℃,用熊相榮的話來講就是,運氣好得一塌糊塗!

5月16日凌晨,熊相榮開始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凌晨一片漆黑,照明全靠頭燈,用手中的引導繩,一步一步慢慢前行。開始飄雪了,不過不打緊沒有風就行。

沿途艱難險阻也是難以想象,經過千辛萬苦,長時攀登,最終傳來好消息。上午10時許,夏爾巴帶領熊相榮衝頂成功。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一刻只有登山者才能更深切體會。

青·关注|邛崃登顶珠峰第一人!听他讲述登顶背后的故事!

熊相榮站在了全世界的最高峰,正如他自己所言,爬山就是為了看風景,為的就是享受這一刻。熊相榮做到了!

不過剛享受到了珠峰的絕景,熊相榮卻還不能太興奮。

“越早下山越安全。”他告訴我們,在珠穆朗瑪峰頂停留了沒多久,就開始下山了。

就在熊相榮下山的時候,再次發生了驚險的事。這次則是探險家王鐵男幫了他。“那是從4號營地往3號營地走的時候,我跟我的嚮導走丟了,30個小時沒吃沒喝。”熊相榮說,這時候,王鐵男讓人給他吸了氧氣,給了葡萄糖水、一瓶飲料、還有餅乾,“簡直是救命之恩。”

從4月8日出發,到5月20日回到成都,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熊相榮從75公斤降到了68公斤,瘦了14斤……但對於熊相榮來說,一切都值,因為他曾站在了世界最高峰,享受到了天下絕景!

熊相榮感慨地說,攀登雪山時的那種專注感讓人能真正地與大自然對話,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而進一步探索自身的可能性。這種探索所帶來的喜悅與快感,讓人脫離平淡生活,尋找到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