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不論是吃止痛藥還是去看醫生,頭痛患者都應該在日常生活做出一些改變,這可能有助於減少頭痛發生的次數。

止痛,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1.多喝水。脫水容易誘發偏頭痛。大腦周邊組織一旦缺水就會萎縮,導致刺激和疼痛。建議每天飲水1升~2升。

2.按時按頓吃飯。飲食不規律有可能影響大腦供血問題,從而導致頭痛。

3.不要喝太多咖啡。咖啡因攝入太多,會導致頭部血管過於收縮,進而誘發偏頭痛。每天咖啡因攝入量超過300毫克(相當於3杯煮咖啡或5杯速溶咖啡)就可能導致偏頭痛問題。建議減少咖啡因飲料攝入量,或改喝脫咖啡因飲料。另外,巧克力也含有咖啡因。

4.少喝酒。酒精會使體內的細胞脫水,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還可能導致顱內外血管收縮舒張功能障礙,這些都有可能引起頭痛或偏頭痛。

5.控制好其他疾病。焦慮症、高血壓、高血糖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激發頭痛。情緒、壓力等問題一直都是誘發偏頭痛的常見因素;高血壓病人有頭痛者約佔55.4%,血壓、病情引起的精神緊張以及腦卒中前兆都會引發頭痛;血糖可能會引發激素的變化,尤其是激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的轉變改變了腦血管的流通方式,繼而引發頭痛。

6.謹慎用藥。 不要服用過多非處方藥或超過最大劑量,以免引起反彈性頭痛。

7.按時睡覺和起床。睡眠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有可能引發頭痛,這可能與破壞了大腦供血平衡有關。每天應該保證7小時~8小時的睡眠時間,並且儘量在同樣的時間段入睡和起床。

8.保持健康體重。過高或過低的體質指數(BMI)也會導致偏頭痛發作次數增加。有研究顯示,BMI≥30的人偏頭痛發作的風險增加了27%,BMI≤18.5的人偏頭痛發作風險增加了13%。健康正常的BMI一般介於18.5~23.9之間。

9.記錄頭痛:寫下頭痛發作的時間、之前做過什麼。記錄一段時間後從中尋找規律,找到誘發頭痛的因素然後儘量避免。某些食物和藥物可能會誘發偏頭痛,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亞硝酸鹽防腐劑的肉類和醃製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劑如穀氨酸鈉(味精)、葡萄酒等。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和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甘油等。另外一些環境和精神因素,如緊張、過勞、情緒激動、睡眠過多或過少、月經期、強光等,也可誘發。

10.補充鎂:多數偏頭痛患者腦組織中鎂的水平低於正常。鎂是人體細胞內液中第二重要的陽離子,具有許多特殊生理功能,能激活體內多種酶,抑制神經興奮,維持核酸結構的穩定,參與蛋白質合成、肌肉收縮和體溫調節。鎂能影響血管張力,缺鎂會對腦皮質層、中樞神經遞質以及血小板產生影響,使人表現出情緒不安、容易激動、神經反射亢進等症狀。而這些均與偏頭痛發病密切相關。食用深綠色蔬菜、堅果、種子及水果等含鎂豐富的食物可以減輕偏頭痛。

11.補充維生素B2: 有研究發現,大劑量補充維生素B2(核黃素),可減少偏頭痛發生的頻率和持續的時間。研究人員將病人隨機分配為安慰劑或每天使用400毫克核黃素的治療組,3個月後,發現用維生素B2治療的28名病人偏頭痛發作率,比用安慰劑的那些病人減少了37%,偏頭痛發作程度也有所減輕。牛奶、奶酪、魚肉和雞肉當中富含維生素B2,也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劑攝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