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工資六千多,工作很閒應該辭職嗎?

孔小哥


我覺得有這個意識就挺好的,是起點,也是開始嘛。

的確,每月工資六千多,不算很少,但確實也不高。

雖然現在可能過著還舒坦的小日子(如果你不是在一線城市,也沒啥其他壓力的話),但是今後呢,總不能一輩子都這樣吧。

而且,工作清閒也就意味著,一直沒有什麼進步,前景實在是堪憂!

怎麼辦呢?

辭職嗎?

當然不是,或者至少不要著急。

個人有如下幾個建議:

第一,逐漸明晰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

這點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百分之七八十的大學生可能都沒有做好這個工作,百分之四五十的工作兩三年的人依舊做不到,當然,數字都是我大致估計的,沒有嚴謹調查。

這個工作包含兩大方面:一個是對外部職業世界的洞察與分析;一個是對內部自我人力資源的思考與提升。

當然,這兩大方面都是需要時間和實踐歷練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你光坐著想象就可以。

正因為如此,你需要儘早走出去,儘早行動起來。

第二,忠於自己的職業而非組織

對於任何組織,不管你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還是外資、民營……,員工歸根結底都是手段而非目的。這很正常,也非常符合邏輯,沒什麼好抱怨的。

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忠於自己的職業,而非忠於自己的組織。因為,指不定哪天,你的組織就不行了,或者不需要你了、把你拋棄了。

職場35歲現象瞭解一下:

如果你到了35歲之後,還沒有任何積累。

那真的很遺憾了,那時候,可能真的有些來不及了。如果那時候你才真正領悟到,嗯,那真的就是相見恨晚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一個單位敷衍塞責,相反,是在任何一個單位都兢兢業業做到最好,不是為了老闆或組織,而是為了自己。

三、做好職業規劃,並採取踏實的行動

圍繞自己的意向職業,分析這些職業有什麼樣的要求,然後據此來更好地進行針對性地學習提升。


馮起升


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了一個很好的規劃和比較清晰的目標,畢竟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支撐你的計劃,那麼你大可以辭職去追逐你的夢想。

如果你只是因為做這份工作太閒,讓你覺得非常的無聊和空虛。我有三個建議可以給你參考:


001:做個斜槓青年

有一份穩定且清閒的工作為你成為斜槓青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如果想要做斜槓青年,你可以走兩個方向:

一是分析自己能夠輸出什麼價值,你的價值可以讓你做哪些事。比如說你是一個設計師,你擁有設計技能。那麼你就可以接一些產品設計或者是商業設計,在豐富自己的同時,還能為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

二是從事自媒體寫作。隨著自媒體平臺的崛起,內容作者需求很龐大,寫作的門檻也比較低。你可以選擇一個平臺,進行寫作。

現在自媒體平臺有:今日頭條、百家號、企鵝號、一點號、大魚號、簡書等。


002:利用空閒時間提升個人能力

無論你要不要辭職,都需要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因為只有能力達到了你的野心,才能夠讓你有足夠的自信辭職謀取下一份工作。

就你現在的情況來說,你是很有時間學習的。那麼你可以利用這些空閒時間來學習一些技能,將你的短板補齊。

另外,可以多看一些行業相關的書籍,可以打開你的思維和格局。


003:為自己做職業規劃,提升競爭力

如果對於你所在的城市來說,你的薪資待遇還不錯,然後你們公司又比較穩定。那麼我覺得你可以不辭職,可以試著進階管理層。

你可以在你的本職工作之外多熟悉一下其他本門的工作內容,瞭解一下其他部門的運作情況,然後將公司各部門的工作要點提煉出來。

當你熟悉了各部門的工作要點,就能夠很好的幫老闆進行工作分析,並能提出有效的意見。這不但能夠獲得老闆的賞識,還能夠獲得升官加薪的機會。


彭小六


說一個我朋友小林的故事吧。

小林大學畢業後去到一家公司做人事專員,每月工資六千多,工作內容都是一些基礎的人事工作,比如招聘、做工資表、入離職辦理。

當時公司規模人數並不多,只有50多人。所以其實她的工作很閒,而且正好公司處於轉型調整業務階段,幾乎那一年都沒有招過人,每週的工作總在週一一個早上就可以把工作做完了。

她也覺得工作太閒了,並且感覺公司業務調整,人事變動很大,許多員工都覺得公司發展停滯,紛紛離職了。

但是她考慮到自己剛才換工作,也剛畢業,這個時候換工作,並不能找到比這個更好的工作機會。

並且公司領導對她也很器重,公司人事調整隻是暫時,將來上線新產品線,自己是可以有機會參與到更有挑戰的工作中的。

現在月薪6000已經算是我能力範圍內比較高的薪酬了,而且這工作還這麼清閒,我何不利用好這個機會深造自己呢?或許未來工作上有用,或者能力上去了,也能換個更好的工作啊。

所以她上班之餘,專門看了人力資源專業範疇的書籍,並且在印象筆記分出6大模塊,輸出總結各個知識點可以在工作中運用的場景。

她自己還額外給自己加工作,比如員工福利活動原本公司並不怎麼支持,但是她通過自己的一些創意跟學習到的知識,策劃了一些成本低但互動性強的員工活動,活躍公司氣氛,獲得了領導的支持。

領導還覺得她積極上進,儘管公司沒安排她這個工作,但是她自己也能主動想到,並且站在公司低成本的角度出色地完成任務。

週末她依舊沒閒著,因為公司規模限制,她所接觸的人脈跟眼界都比較有限,所以她就自己花錢參加一些高質量的培訓。

一天,跟她一起上課的企業人事經理問她是否有意向去他們公司,月薪開到了8k。他有點心動,但與此同時,公司的新項目也上線了,並且由於她之前的表現,領導直接任命她為HRBP,負責這次的海外項目,並且月薪調整到了10K。

現在她的工作談不上有多忙,因為之前的知識積累,面對新項目,她處理得遊刃有餘,她能維持正常的工作同時,下班後也能去健身房運動,週末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是否辭職並不是由你工資跟工作是否很閒決定的。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

  1. 你有沒別的選擇?(沒有更好的選擇,你辭職也只能去跳去另一個坑)

  2. 你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你目前的情況跟資源能換取到你期望的東西嗎?

  3. 假如還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那就先武裝自己,再去闖關打怪升級。


大傢什麼情況下會很想辭職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跟大家互動交流!

聽說關注我的人最後都「升值」「加薪」了。歡迎點擊頭像,關注「職場老學姐」

職場老學姐


我的觀點是不要辭職。

幫你分析下,你的情況是,工作很閒,工資六千多,可以玩手機,玩電腦,感覺空虛。

1.你的工作量不大

2.你的空閒時間比較多

完全可以找事情做,去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給你幾個建議:

1.學習自媒體

自媒體現在非常火,有很多人靠著自媒體月入5千,甚至上萬,前提是搞得好。

你可以註冊頭條號等之類的賬號,每天寫寫文章,做做視頻,賺取額外收入。

頭條號裡的哈默,他利用八小時之外的時間,用來在自媒體上寫作,成為了頭條簽約作者,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你上班空閒時間那麼多,完全可以用來學習。

2.學習軟件

你可以學習ppt之類的軟件,現在得ppt市場非常大。

比如演界網的NO1 珞珈靠著ppt,一年收入幾十萬了。

所以,上班時間可以通過電腦學習ppt,深入學習一段時間後,應該可以盈利了。

這是給你舉個例子,反正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是絕對有用的。

3.考證

如果不喜歡目前的單位,那就定一個目標,考含金量高一些的證書。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想考證書,但就是天天加班幹活,根本沒什麼時間看書,你這麼好的條件,完全可以用來學習。考取證書後,可以換個薪酬更高的工作

以上三種,只是給你一個方向,每天都嘗試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多閱讀,多學習才是王道。

目前你的企業這樣,高工資,低工作量,你的能力根本提升不了多少,萬一被辭退,你該咋辦?所以提前準備,未雨綢繆。


傑說職場


判斷標準是: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



如果能持續很久,那麼個人建議還是先待著,畢竟每天玩玩手機遊戲也能給6K不能算少了。

01.活的例子就在眼前

周鴻禕曾經說過一段話:
如果你混日子,對不起,實際上你是混自己,在很多大的公司混的很多,你能黑老闆多少錢嗎?你一年年薪10萬,中低層收入你在單位混10年也就混老闆100萬,對很多公司來說有人混我100萬對公司傷害不了哪去,可是你十年不好好工作,荒廢了十年,十年可能突然有一天公司倒閉了,或者發現你這個混混把你開掉了,你怎麼辦呢?
他說的很對,我身邊就見過類似例子。
十年前所在公司有個網管,每天也沒啥事兒就是裝裝機器、連連網線、殺毒軟件什麼的,沒事兒上班睡個覺,下班直接回家。
安逸、穩當、挺好……
他這麼過了十年,由28歲至38歲,新東西沒怎麼學所以也不會了,除了一身肥肉和一份固定收入(每年漲100元)之外,啥也沒落下。
上個月,聽之前同事說公司裁員,這位網管是第一批失業的,拿了賠償,但下一步怎麼辦?

02.判斷標準很重要

如果現在這份工作能發到你70歲,那這樣確實挺好的,
以下沒有轉折,
有些企業確實可以這樣,只要運氣好,找到這樣的公司就行了。
畢竟,
你也不是什麼都不幹,只是工作很閒而已,問題不是太大。
什麼都不幹有時也是可以的。
還是剛提到的公司,長期給三位從來不上班的同事發工資,上保險,
原因就是他們有些自己的渠道可以幫公司賣產品(這就足夠了),
很多時候,我們看著不合理的事情,背後都有著非常合理的原因。
如果公司支持不到你退休,
那麼接下來就是應該儘快找份工作了,
中國企業平均壽命是2年,如果現在的公司2年內倒了對你可能是好事——被動找份新工作,而且你離社會實踐不算太太遠,
如果它20年才倒,那你走入社會之後就真的啥都幹不了了。

03.認知升級

內卷化效應
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利福德·蓋爾茨在爪哇島生活。他看到當地人日復一日用原生態農業在維持生活,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於是把這種狀態命名為“內卷化”。
此後,這一概念便被廣泛應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內卷化”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意指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只是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
觀察現實生活,不難發現很多內卷化現象。
題主現在這種狀態無疑就是。
歡迎關注,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你現在不知道外面的工作有多難找,競爭壓力有多大,我現在一個月跟你差不多,累死累活的,還TM天天上班,沒得休息,要在以前,我是早TM不幹了,以前創業,做生意每天幾千幾千的收入,哪在乎這六千元!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做生意失敗,沒錢了,現在找到一份六千元的工作就得死命幹,因為有房貸,因為要養家,因為要生病……什麼都得花錢,一旦沒了收入,喝西北風啊!

現在再累也要幹,因為我知道困難是暫時的,我只想讓生活的低谷一低再低,利用空餘的時間考慮未來的事業,思考項目,做準備!一旦有機會,我一定會抓住機會翻身!



所以,你再閒也不要辭職,不能混吃等死,要利用這空閒的時光尋找一份有前途的事業!否則你現在悠閒,你的未來就會窮忙!


Tail80後的點滴人生


1.國企的他,收入不低,8年後,二次擇業受阻

一起畢業的同學,去了不同的單位,可能彼此的工作性質完全不同,崗位完全不同,因此,忙碌程度也不盡相同,這很正常。所以,有的人就半開玩笑地說:“我怎麼就這麼命苦呢”!其實,繁忙未必是壞事,而太閒也未必是好事,正如題主所言,自己收入不算低,但是每天很閒,只是玩玩電腦和手機就行了,但是他自己卻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實際上是對未來的擔憂!類似的案例真的很多。

小A和小C來自不同的大學,但是都同一年入職了某大型國企,從事的是摩托車生產和銷售,在國內也是知名企業。早些年,待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各種福利還一直不錯,包括五險一金,以及年休假,甚至還有探親假,而且工作也比較閒,一個部門10個人,其實5個人就足夠了。最近這幾年,大家紛紛轉向汽車,而摩托車行業大受影響,銷售狀況非常不好,於是兩年前,作為摩托車行業的老前輩、老大哥,也只好開始裁員了。其中小A就是其中一個,算一算,小A已經在這家公司幹了8年了,然而,她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在這次裁員大潮中,小A最終離開了公司,找了幾個月工作都沒有理想的,要不就覺得工資待遇不好,要不就不習慣私企的單休,不習慣私企的加班……要知道,她們以前國企幾乎從來不加班啊!最後,小A去了一家保險公司……

2.同事提早離職,已是私企主管

而與小A一同來公司的小C,來公司3年後就離職了。小C基本熟悉了公司的業務後,就一直覺得很沒有成就感,與題主的心態很接近,開始覺得還不錯,後來就開始發慌,擔心未來。當時離職時,很多朋友都勸小C,說這麼好的國企,放棄了實在太可惜,多少人想進國企進不來啊!然而,最終小C還是離開了,他想趁年輕出去奮鬥一下。經過幾年的努力,小C已經是一傢俬企的部門主管,工資收入比以前翻倍,而且覺得新的行業很有發展空間。而此時的小A卻面臨二次擇業。這就是不同的選擇帶來的幾年後的不同的結果。所以,題主的擔心,在坤鵬論看來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可否認的是,有的企業確實活少錢多,然而,能保證你一輩子是這樣好的待遇嗎?而有的企業則是人累錢少,但是,這都是短期的狀態。凡事我們都應該往長遠看,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這個理兒,必須居安思危,理性分析,如果這份工作確實對你沒有什麼成長價值,而且也不能保證你一輩子,那不如換更有價值的工作,先把自己武裝起來,你就不用擔心以後工作和待遇的問題了。


坤鵬論


閒來無事,來這吐槽吐槽。本人211畢業的,本科石油院校,14年畢業進了一家油田,混了兩年多時間出來了,不想再繼續待下去了,關鍵是真心待不下去了。單位在西北,不算太靠西邊,月工資到手6000,加上補助、安全獎、年終獎的,一年八九萬吧。

工作在一線,很清閒,清閒到什麼程度?每天辦公室待的時間不到兩三個小時,然後就是一直宿舍待著,太閒了。我是正式工,一些體力活都讓勞務派遣工幹了(因為當地的正式工少,很吃香),有時候閒的我能懷疑人生了。

工資不高,當地消費也不高,而且我們跟外包公司打交道,油水有,但是相對來說不多,畢竟上面還有領導了。

我在一線,集中休假,也就意味著我以後的生活將是和家人兩地分居,想想都可怕。

再看看周邊是什麼人呢,我們那塊兒四五百人,我去了就是最高學歷了,你敢相信麼?真事,我去了就是最高學歷,因為周邊都是那種小學、初中、高中學歷的,還有成人教育、專科的,本科很少,就幾個個。總覺得交流有障礙,我都成了另類了,他們總覺得我們大學生不踏實、不成熟,但是我們何嘗不是覺得你們的想法很low呢,完全聊不到一塊去。。

現在出來了,用半年時間告別了油田這塊兒,沉澱了半年,現在就憑著211的雙證來找工作。不後悔,真的,雖然現在也才剛起步,很累,但是想想當初的生活,還是後悔自己怎麼沒早點做這個決定了。


小蝸影視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先給題主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是個女性,工資3000,在我們這個三四線的小城市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之前的領導是個萬事不管的,我入職以來一直跟著這位領導,所做的工作都是他來安排,一開始就是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做完之後就沒有別的事情了,整天都很輕鬆。

剛入職的時候還想,這樣的工作正好,也不累,工資也不錯,還能清閒一下。後來,也就是在去年9月份,我的領導被人告發,說他上班不工作,然後老闆讓他自動辭職了。領導一走,我這邊就要換工作,當時我已經懷孕,公司不能無故辭退。我後來聽同事說,其實老闆當時的意思是讓我也辭職,因為老闆對於我這個員工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也不少,乾脆直接辭掉,但是正好我屬於不能辭退的時候,就想把我打發到一個清閒的崗位上先待著,反正之後也要請長假。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在公司清閒的工作了這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徹底把我給養廢了。先不說這段時間並沒有學到任何的知識,沒有什麼長進。就是之前所學的技能都已經有些忘光了,而且長時間不去做,很多細節都不會,更不要提跟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了。

我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知道自己之前是有多浪費時光。後悔自己的不上進。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題主你的這個問題。首先,工資不低,這個很好。但是你有自己的夢想嗎?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好的規劃嗎?如果沒有,那最好現在就開始想一下。你可以不辭職,繼續上班,但是多研究一下公司的發展以及你本身這個職位以外的工作,如果有好的想法就去實踐,能給公司帶來好的收益的話,領導會一下子就記住你這個員工,那麼未來升職加薪就不是問題。

如果你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好的規劃,那就勇敢辭職去追求。庸庸碌碌的生活真的會讓一個人頹廢掉,對你未來的事業發展毫無幫助。

當然,你也許會考慮自己的家庭等其他的因素。但是這些因素不能成為你停止前進的藉口,人還是要向著夢想前進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能有個更好的未來。


淡泊明智


工資6000多,要看是在哪裡?一線、二線、還是三四五六線城市?


如果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6000確實很低,工作雖然很閒,但你應該很有危機感才對,太閒的工作會讓你的工作狀態嚴重打折,競爭力在無形中弱化。


此時你可以有三種選擇:


1、在現有公司待著,雖然沒太多事但也應該主動找點事來做,讓自己保持工作狀態和進取心;


2、工作之餘應強化學習各種與工作有關的技能,讓自己的護城河更寬,避免因為單位或行業變動造成突然失業;



3、迅速離開現在的公司換一份工作,即便還是6000元的工作,但如果很忙碌也是值得的,因為同樣的6000元,忙碌無形中給你增加了工作的狀態,也是另外一種維度的價值;


如果是在二線城市,6000還算湊活,不高但也不算很低,需要繼續保持並努力向更高的領域挑戰;


如果是在三四五六線城市,那麼6000多已經算不錯了,如果工作太閒,是否考慮向更高階的城市轉移,因為6000元和一個好的城市帶給人的機會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從以上對於不同城市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線城市的6000元應該最有危機感,趕緊行動吧,不然你會很危險!




喜歡嗎?那就點贊吧,留下腳印,常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