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人性化理念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就拿銀行來講,以前站著排隊等候辦理業務,人多的時候要站一個小時,太折磨人了,如今改成了取號,取完號後,你可以坐在候車大廳靜靜等候;還有我們的筆記本電腦,設計越來越輕,功能也更豐富,實用又便於攜帶,這些都是人性化的良好表現。

在工作方面,我們都希望自己就職的公司採取人性化管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我們希望買到人性化設計的產品,這樣使用起來更加得心順手。今天我們來聊聊汽車的人性化設計,對於大部分家用車來講,內部不足10個平方,但在這個小空間內,大家細心點就能發現很多的人性化設計,每個造型、功能、材質的設計,廠家都有經過充分的考慮,並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另外有些人性化的設計還容易被人誤認為“設計缺陷”,一起來看看。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時速表

有了車之後,深深體會到“開車難”這句話的含義,每月除了車的消耗費用外,一不小心,又多出一筆違章罰款的開支。開車上路感覺就像掉入了攝像頭的埋伏圈,右腳不經意間哆嗦了一下,就中了測速攝像頭的招。對於超速行駛的處罰,超速10%以上,都將會面臨扣分罰款的處罰,到了50%以上就要回駕校重新考試了。

很多司機朋友遇到過以下情況,比如經過路段限速60碼,沒有及時減速,明明車輛經過測速攝像頭時,時速表顯示70碼,可後來沒有收到違章信息。是不是測速攝像頭是擺設,用來嚇唬人的。當然不是,貓膩在時速表的設計上,眼見不一定為實,國內大都數汽車時速表的顯示值會比車輛實際行駛速度上浮10%左右,這種良心做法對避免超速違章起到了積極作用。大家不要再去吐槽人家數值不準。

#燃油指示表

有些車主自信的認為,油箱中的剩餘油量可以順利到達目的地,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油箱觸底了,和目的地還是遙遙相對,燃油報警燈閃得心裡發慌,如果這時候方圓30公里內沒有加油站,結局就是趴在路邊等待救援。大部分汽車在設計燃油表時,特意把燃油觸底報警提前,也就是燃油表指針指到0的位置時,其實油箱裡還有些燃油,一般跑20-30公里沒有問題。這項貼心的設計,能給司機朋友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在這裡要多說幾句,雖然燃油表指示針觸底了還能跑,但奉勸各位司機朋友不要這樣做,因為燃油長期處於低位行駛,對燃油泵會帶來潛在的危害。

#塑料保險槓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雞蛋是碰不過石頭的,泡沫也幹不過鐵器。按這種理念,很多人就覺得汽車廠家使用塑料保險槓就是偷工減料的行為,防撞能力下降,一點也不安全,告訴大家,這是種誤解。

以前的汽車大多是用鐵製保險槓,現在普遍換成了塑料,這是種改善。因為使用鐵製保險槓的缺陷較多,比如撞擊後修復起來比較麻煩,容易生鏽,最重要的是萬一撞到行人,對人的傷害大。以上這些在塑料保險槓身上就得到了好的改善,塑料保險槓可以緩衝碰撞力,碰到硬物,可以降低汽車的發動機蓋、進氣格柵、大燈等的傷害程度,萬一碰到行人,也能把傷害降低。綜合看來,塑料保險槓的出現也是“以人為本”的一種具體表現。汽車安全設計是從整體出發考慮的,並不是說某個部件越堅硬就一定越安全,強行加上鋼製的汽車保險槓只會適得其反。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後視鏡

新手司機在剛開車的時候,對怎麼看倒車鏡還比較生疏,難以辨別後車和自己的距離,變道猶猶豫豫更容易釀造事故。根據平面鏡成像原理,像和物體的大小、距離相等,按理說如果採用平面鏡的話,就能更好的捏準後方車輛的距離,給行車帶來更好的安全性。這種想法太片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是用平面鏡,我們的視野會縮小很多,有可能看不到後方車輛,危險更大。

後視鏡採用凸面鏡,犧牲了一點精確性,但換來了更寬闊的視野,對於行車安全來講,更值。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車窗防夾手

大人開車最擔心孩子在車裡鬧騰,把座椅弄髒,這些還是小事,最怕的是孩子的坐車安全問題,小孩的好奇心重,坐在車內,你用嘴巴叫他安靜,那是對牛彈琴。很多熊孩子喜歡玩車窗,開一下,關一下,一不小心就會夾到手,哭的是孩子,痛在父母心。好在現在大部分車都有車窗防夾手這項人性化的功能,當車窗上升過程中,如果感應到了障礙物就會停止,這樣可以防止調皮的孩子夾到手的現象發生。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感應後備箱

這個功能主要出現在一些中高端車型上,在我們雙手拿滿東西的時候,只需要用腳在感應器下橫掃一腿,尾箱就會自動打開,省時又省力。如果沒有這項功能,在沒有旁人幫助的情況下,必須先把東西放在地上,然後用手開啟尾箱,再從地上撿起行李搬進後備箱,碰到下雨天就更麻煩了。感應尾箱的原理其實跟咱們在商場裡見到的洗手自動感應設備是一樣的,這麼人性化的功能,真希望能成為標配。

汽車上這些設計算不算貼心?有些小細節值得稱讚

最後

汽車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只是代步工具那麼簡單了,一輛好的車,要開得安全,坐得舒服才行。在汽車電子的快速發展下,汽車設計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中走得越來越深,比如通風座椅、電動座椅、後視鏡加熱、藍牙電話等這些都屬於人性化設計的範疇。在我看來,汽車最讓人心動的人性化就是“質量要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