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影視劇已經演到爛,沒有精氣神的劇本真的不要再演了

也許是受軍事題材電影以及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對特種兵這個群體有著執著的熱愛,甚至有一些青年更是將當特種兵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以至於到了部隊以後,沒有進得了特種兵這個群體而顯得特別失望,可能還會滋生兵白當了的感覺。

特種兵,影視劇已經演到爛,沒有精氣神的劇本真的不要再演了

比較典型的電影是我們看到的《戰狼》、《戰狼2》、《紅海行動》,其中尤其是《戰狼2》、《紅海行動》,除了電影取得高票房之外,特種兵人物以及場景故事的設置,都十分感人,看了以後讓人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受,也掀起了一股愛國愛軍的熱潮。

而電視劇就更多了,什麼,《我是特種兵》、《突擊再突擊》、《利刃出擊》、《熱血尖兵》、《陸軍特戰隊》等等,都是反映特種兵的故事,在這當中,以《我是特種兵》及其系列最為吸引人。

特種兵,影視劇已經演到爛,沒有精氣神的劇本真的不要再演了

無論是電影也好,還是電視劇也罷,特種兵的訓練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辛苦以及千篇一律的魔鬼式折磨,演習與戰爭行動,是展示特種兵本領最鮮明的特徵。於是乎,現在拍的一些軍事題材的電影以及電視劇,幾乎都離不開特種兵。而真正讓人看了眼前一亮的作品卻似乎又少之又少。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特種兵的軍事訓練遠遠比影片裡要嚴格得多,但是也枯燥得多,一項軍事技能的練成,不經過千錘百煉,怎麼可能會有出神入化的功力。而象執行一些特戰任務,則也不可能象影片上上演的那樣,很多戰士即便練就渾身本領,在和平年代,也很難有機會與敵人面對面的戰鬥一次。

沒有仗可打也是戰士們的一種遺憾,畢竟沒有經歷過實戰,很難準確檢驗戰鬥力。所以後來便有了紅藍軍對抗演習,我記得曾經舉行過的朱日和演習,就是一次實兵實彈的紅藍軍對抗。為了真正磨鍊出我軍的戰鬥力,近些年來對藍軍的訓練上下了不少功夫,也著實提高了一些部隊的戰鬥力。

軍隊當中,特種兵其實只是一小部分,是諸軍兵種當中的一個小分支,而各兵種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與劃分。而且絕大多數入伍的戰士,是不可能進入到特種兵這個行列的。所以我們的青年人,目標不應該僅僅只是盯住特種兵這個群體,而且挑選特種兵是有著很多的硬性條件的,比如在軍事上有一定特長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等都是要求相對較高的,達不到硬性條件,即便再想也是沒有用的。

特種兵,影視劇已經演到爛,沒有精氣神的劇本真的不要再演了

當然,除了特種兵有相對吸引力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兵種是類似於特種兵的,比如各戰鬥部隊的偵察兵,再就是陸軍裡面的步兵,海軍裡的陸戰兵,空軍裡的空降兵,這些兵種的軍事訓練一般都非常嚴格,軍事技能訓練也很苛刻,訓練強度不比特種兵差多少,戰時他們都有可能被當做特種兵使用,稍加訓練都能成為特種作戰的好手。

總之,我們喜歡軍事題材的電影或是電視劇,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我在部隊帶兵的時候,還經常組織戰士們觀看軍事類題材的影片,從影片中也可以得到一些訓練的啟示,本身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很多軍事演習,也都是存在於我們自己的設想當中,敵情如果設想得更復雜一些,更充分一些,那麼在將來的戰場上取勝的把握就會更大一些。

但是,我們也不能沉迷於電影或是電視劇裡面,畢竟影片很多部分是誇張的,事實是誇大的,或者說是不現實的,這一點我們不能被誤導。譬如在《紅海行動》裡,特戰隊員徒手撿手雷反扔回去,這在實際的軍事訓練中是不被允許的,而在實際的戰鬥中,也一般不可取的。經過訓練的戰士,都應該明白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處置,譬如迅速踢開然後背對彈面臥倒,儘量減少傷害的程度。

特種兵,影視劇已經演到爛,沒有精氣神的劇本真的不要再演了

在軍事訓練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危險,也一定會存在的。譬如我們熟悉的英雄人物蘇寧,就是在指揮團隊建制連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時為保護戰友而犧牲的。而在演習中犧牲或是受傷的,也是有著不少鮮活的事例。影片的題材好多都來源於生活,但一定不會同時集中在某一個人身上,電影為了塑造一個人物,往往通過藝術的加工,將很多故事串聯起來,甚至集中在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當中,然後塑造成了一個英雄人物或是英雄集體。譬如《戰狼2》裡的冷鋒,《紅海行動》裡的蛟龍突擊隊,就是兩個非常鮮明的例子。

英雄人物總是受人喜愛的,喜愛英雄人物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我們這個社會是需要這樣一種精神。只是現在的影視劇,很多都是為了演而演,甚至到了氾濫的程度,而影片的質量都可以稱之為爛,也不知道怎麼就會被廣電總局給通過了。一部沒有精氣神的軍事題材影視劇,缺少軍味的電影或是電視劇,還不如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