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上文我們說了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所說的書法“八字真言”,筆者也詳細地進行了分析,相信很多讀者已經有所感悟。今天,我將為大家解讀本書中關於書法學習的第二個要點,也是書法創作的第一大忌諱。這個問題確實也困擾著很多網友,希望通過我的分析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書法

董其昌說:“作書所最忌者,位置等勻,且如一字。”“位置等勻”便是標題中所說的“書法忌諱”。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書法作品寫字不能“均勻”,不能寫出來和一個字似的。反過來說,就是優秀的書法作品,是不會位置均勻的。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書法

董其昌又說:“中須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處。”這裡“收放”再次被作者提及,由此可見“收放”對於書法是多麼重要,上文對“收放”已經做了詳細解釋,本文就不過多闡述了。後面說的“相挽”是對創作時“收放”的實踐與檢驗方法,其中“挽”字便是這句話的精髓。也就是說,作品必須收放有度,而且筆畫與筆畫、字與字的關係必須交代清楚。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收放的展示

董其昌接著又說:“王大令之書,從無左右並頭者。右軍書如鳳翥鸞翔,以奇反正。”這句話就是對前面的觀點。進行舉例說明。他說王大令(王獻之)的書法,沒有左右對齊的,皆為大小高低參差。右軍(王羲之)書法如同鳳凰高飛一樣,以跌宕起伏打破正局,使之富有神采。我們通過觀察“二王父子”的書法可以證明這一點,確實不見“均等”和“一致”。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王羲之以奇反正

通過上述的解讀,我們可以得知:董其昌所說的“忌諱等勻”,是要告知我們一件優秀的作品,必須有層次變化、疏密相間、大小相依、長短相扶。那麼,問題來了,在書法學習和創作中,我們該如何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呢?下面便是我的實踐方法。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的不等勻

其一:認真讀帖。我們在日常臨帖中,很多人上來就是臨,根本不知道自己臨什麼。然而在臨帖之前必須要認真讀一讀,這裡所說的“讀”不是讀帖中的文字內容,是指字的結構,要能理解為何這麼安排;是指字的筆法,要能看清筆法的輕重緩急;是指字與字上下左右的疏密、大小,要能明白這種反差之後的效果等等......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的大小相依

其二:與帖一致再加一改變。在讀懂以後開始下筆,極力追求與帖中的疏密、大小一致。反覆臨寫,能和原帖基本一致後,我們可以用變換疏密、大小來審視。將帖中原本疏的地方變成密、密的地方變成疏、大的變成小、小的變成大,之後你會驚奇的發現,原帖疏密和大小是有它根本原因的。這樣反覆多次,大腦會對疏密和大小有更深的認識。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的長短相扶

其三:刻意為之而後成為自然。這個其實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見效的方法。在創作前,刻意把疏密和大小安排好,也就是打上草稿,然後依照草稿進行書寫。依照這種方法,不出半年你會解決疏密和大小的問題。打草稿是為了以後不再使用草稿,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將疏密和大小成為筆下的自然狀態。

董其昌說:書法最忌諱這個!在我們創作時,該如何避免?

董其昌的疏密相間

以上三條,是我通過這些年書法學習實踐的經驗,並不能作為解決疏密和大小的最終標準和方法。當然,如果你已經具備王羲之的水平,下筆便是自然,你完全不用理會。如果你還不具備這個水平,我建議使用這三種方法進行訓練。說白了,就是先規範訓練,之後成為自然書寫,這便是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

好了,今天就到這,如果您對本期文章內容有疑問,歡迎留言評論,筆者將一一為您作答。下期文章《董其昌說:失去這兩個要素便不是書法,我們該如何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