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比利時王國,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沉澱,讓它當之無愧成為歐洲的心臟。

11月15日,也是比利時國王日。自1866年起,為了紀念比利時首任國王利奧波德一世,這位代領比利時人民走向獨立的偉大人物,每年的11月15日,被比利時定為“King’s day”即“比利時國王日”。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每年的這一天,比利時王室便會走上街頭與民眾慶祝這一節日,全部皇室家族要在布魯塞爾市中心的聖米歇爾古都勒大教堂舉行Te Deum盛典儀式。Te Deum盛典儀式翻譯過來意思是“上帝,讓我們藉助你”,是一種拉丁基督教唱讚歌的儀式,比利時每年只在國慶日7月21日和國王日11月15日進行這個盛典慶祝。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雖國土面積不大,但卻濃縮了歐洲的各種美好與精華,是歐盟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的沉澱下,見證了歐洲文化的興盛與衰敗,比利時以藝術、建築、啤酒、食物和巧克力聞名天下。那麼,當我們在這裡旅行時,要注意些當地的什麼習俗呢?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語言差異

比利時南北差異較大,比利時北部弗拉芒地區主要講荷蘭語,南部瓦隆地區主要講法語。兩地區矛盾不少,對於比利時這種特殊國情,在沒弄清楚對方的民族背景之前,最好使用英語交流,比利時人一般都會講英語。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忌諱

比利時人十分忌諱穿綠色或藍色的服裝,這是因為,德國納粹軍人的服裝是墨綠色的,而藍色在比利時主要用作不詳之事的標誌,並被視為魔鬼的化身。出於宗教信仰,忌“13”和“星期五”,認為是災難的象徵。忌送人白菊花,交談時忌談個人收入、年齡、婚姻等隱私問題。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服飾禮儀

比利時人在服裝上比較講究,喜歡色澤柔和做工精良的服裝。男士西裝一般是三件套,即上裝、褲子、馬甲。正規場合,男士大多是深色西裝,搭配顏色鮮豔的領帶。女士則穿長裙,化淡妝,當地的女子喜歡佩戴首飾,以顯示自己的雍容華貴。在髮型上,比利時人也很講究,出席社交活動前,通常都會去整理髮型,男性喜歡較為標準的平頭,分頭和包頭。而女子的髮型,花樣繁多。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見面禮儀

比利時佛蘭芒人相見時,不論男女,習慣互吻對方面頰三下。而在社交場所和工作交往中,常見的見面禮節是握手禮。他們忌諱相互間交叉式握手和交叉式談話,認為這是極不禮貌的。

談話的時候兩手插兜或是在公共場所嚼口香糖都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商務禮儀

比利時人有較強的計劃性,當你需要同比利時人打交道的時候,一般都要事先約好。甚至理髮都要事先與理髮館約定時間。在商務活動中,訪問時間宜定在上午10點至下午5點之間,午餐面談最好在下午1點至3點之間,應提前5分鐘到達。初次見面應當衣著整齊,宜穿3件套的保守式西裝,因為這表示你對會見的重視和對對方的尊重。若雙方第一次見面,應主動遞上名片,給人可靠可信的印象,會見結束離開辦公室時,主動與在場所有人握手道別。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禮尚往來

禮尚往來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比利時人對訪客禮儀同樣十分講究。

拜訪比利時人,送禮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若受邀到比利時人家中,宜先請花店送花去對方家中,然後人再抵達。

比利時人愛花,平日家裡、公司裡鮮花不斷,但有一樣只在特殊場合使用,不在一般“送禮”範圍內,那就是菊花。對於比利時人來說,菊花意味著死亡。與中國相似,在中國菊花也多為懷念、寄託的含義,少有拿來做慶典和訪友用的。

歐洲的心臟-比利時王國(二)


Points

  • 11月15日是比利時國王日。
  • 比利時南北差異較大,所講的語言不同。
  • 比利時人忌諱藍色和綠色。
  • 去比利時人家中做客前,宜先請花店送去鮮花,然後人再抵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