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能夠取得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勝利,這個人出現卻讓車臣一敗塗地

車臣戰爭的歷史淵源: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治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位於北高加索地區,西與印古什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接壤,東鏈接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格魯吉亞相鄰,首都在格羅茲尼市。面積為1.73萬平方公里,現在人口約為130萬。


車臣能夠取得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勝利,這個人出現卻讓車臣一敗塗地


高加索地區在近代歷史上是大帝國的爭奪戰場,波斯、奧斯曼和沙俄都在爭奪這一地區的控制權,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伊斯蘭教傳入該地區,車臣人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了穆斯林。在18世紀末,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動第五次俄土戰爭,最終擊敗了奧斯曼,獲得高加索地區的控制權,並在19世紀中葉徹底把該地區納入俄羅斯的版圖。

後來蘇聯取代沙俄,車臣成為蘇聯加盟國俄羅斯旗下一個自治州,二戰中,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脫離蘇聯獨立,但德國軍隊被蘇軍反攻打的打敗 ,而車臣人獨立計劃自然失敗,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以車臣人與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幾乎將整個車臣民族38萬人強行遷出家園,流放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地區,流放過程中死傷無數,車臣民族元氣大傷,也因此車臣人與俄羅斯結下深深的仇恨。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當政時期才允許車臣人回到家園。


車臣能夠取得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勝利,這個人出現卻讓車臣一敗塗地


車臣戰爭:

1991年11月,在蘇聯還沒有正式解體時,車臣人就安奈不住自己想要獨立的心,在蘇聯時代受盡壓迫,獨立是必然需求,車臣共和國總統杜達耶夫發表獨立宣言,但沒有得到俄羅斯認可。1994年12月,俄羅斯政府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總統葉利欽派遣大軍鎮壓車臣分裂勢力,但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棄武器,而車臣戰爭也一打就是20多個月,折射出俄羅斯軍隊在葉利欽的指揮下,非常無能。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一直想要融入西方國家,對西方國家可謂是言聽計從,十分在意西方對俄羅斯評價,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更是受到西方的輿論左右,結果被車臣人處處佔有先機,俄羅斯軍隊在車臣戰爭中十分被動。隨後俄羅斯與車臣達成和平協議,1997年1月,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但車臣領導人一直宣稱車臣是獨立國家。


車臣能夠取得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勝利,這個人出現卻讓車臣一敗塗地


1999年7月4日,車臣武裝頭目巴薩耶夫率領5000人偷襲俄羅斯內務部哨所,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然而這時俄羅斯擎天之柱普京被葉利欽任命為政府總理,普京上臺後,對於車臣分裂勢力堅決打擊,不投降絕對不停手,對西方國家所有的譴責輿論給予強硬的態度,絕對不受西方國家的輿論左右。

普京親帥10萬大軍征討車臣,進行地毯式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武裝分子被消滅,俄軍也控制了車臣全境,普京帶領的俄羅斯軍隊最終獲得第二次車臣戰爭勝利,為俄羅斯民族重拾自信心,同時也成為普京登上總統大位的資本,第二年(2000年),普京順利從葉利欽手中接棒,成為俄羅斯總統。


車臣能夠取得第一次車臣戰爭的勝利,這個人出現卻讓車臣一敗塗地


但車臣武裝分子被俄羅斯軍隊打散後,剩下的殘餘部隊則成了恐怖分子,經常在俄羅斯境內搞恐怖襲擊,俄羅斯境內恐怖爆炸案此起彼伏,搞得俄羅斯不得安寧。

綜上所述,可知車臣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無能,換了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立即讓車臣武裝分子灰飛煙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