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今天我們要來講的這個人,他是一個在中外都很出名的將軍,但是他是一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將軍,他從來沒有帶過兵,他是一個只講武,但是卻從來不動武的人,可是他卻讓日本人,一直銘記到現在。他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整個抗日的局面,日本人也是必須承認的,他曾有兩次打敗了整個日本的陸軍。他就是一代的儒將,蔣百里。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蔣百里先生的一生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無論是他與墨索里尼鬥智,還是創建了《浙江潮》,無論是他的女婿錢學森,還是他的日本太太,甚至到蔣先生,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是充滿著傳奇的,蔣百里先生一生是都沒有去過戰場的,但是他卻是一個可以左右戰況的人,甚至在這場戰爭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他就可以預知整個戰爭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從未上過戰場,卻能在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的結局

在九一八事變以後,蔣百里先生就知道了,中日之間肯定是有一場惡戰的,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他用了自己所有的力氣,寫下了《國防論》這樣一本書,這本書裡總結起來有三點是特別重要的,第一點講的就是中國,不要害怕和日本爆發,全方位的戰爭,怕的是像蠶一樣一點點的吞噬我們,所以我們不應該,對日本有退讓,應該主動的對他進行反抗,消耗日軍的耐力,讓日軍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侵略我們的土地。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第二點就是,我們要主動打擊還在上海的日軍,要逼迫著日軍他們選擇,順長江而上的進攻線路,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靠江的山地和沼澤,用這個來,抵消日軍在兵器上面的優勢,第三個就是所有人都知道,《兵法》裡常提到的用空間來換時間,與日本做著持久戰,通過時間來拖垮和消耗日本的耐力,最後選擇在,四川和湖南的交界處,與日軍產生決戰。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但是在現實中,蔣百里先生在1938年的時候就已經過世了,但是讓人覺得驚奇的是,中日之間的戰爭真的就是,按照蔣先生的設想,半步都沒有偏差。如果說這一次是蔣先生打敗日本陸軍的一次,那麼另一次就要比這一次,更加有趣好玩的多。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蔣先生曾經是在日本的軍校留學的,日本的軍校在畢業的時候有一個習慣,他們會對學生進行畢業排名,排名第一的那個人可以拿走天皇的佩劍,當時整個日本軍校的日本人都沒有想到,最後拿走天皇佩劍的會是一箇中國人,這個人就是蔣百里,他的同學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人,在二戰史上都有提到過,比如松井石根,本莊繁、荒木貞夫,因為這樣蔣百里一下子就成為了整個日本陸軍史上,讓人敬畏的人物。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蔣百里從日本軍校留學回來的時候,便全力的投放到國防的事業當中,為我們的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軍事人才,1938年的時候,蔣百里因為沒有辦好自己的軍校,他就為國自殺了,在他死之前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勝也好,敗也好,就是不可以講和”。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蔣百里先生,一直到死亡,他都在考慮著,中國民族以後的出路,提出了關於中日戰決定結局的觀點,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這個觀點讓後來的日本人寢難食安,最後走向了滅亡。

神奇!一代儒將蔣百里一生未上過戰場,卻能死前知道中日戰爭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